杭州三堡泵站 只能缓解内涝无法根本解决
摘要: 摘要: 台风“菲特”带来强降雨,导致杭城多处积水,而让很多人困惑的是,为什么雨停了好几天,城西好多地方的积水还是退不下去?对此,西湖区防汛办的解释是:内河及运河水位降不下来,导致管道里的水排不出,积水 ...
摘要:台风“菲特”带来强降雨,导致杭城多处积水,而让很多人困惑的是,为什么雨停了好几天,城西好多地方的积水还是退不下去?对此,西湖区防汛办的解释是:内河及运河水位降不下来,导致管道里的水排不出,积水自然也退不下去。
杭州市林业水业局防汛防旱与水利管理处处长盛忠华告诉记者,雨水最终会汇聚到两个地方,其中钱塘江两岸雨水主要排往钱塘江,如滨江、萧山、转塘、九溪、钱江新城、下沙等地块。 而大部分地块的雨水,都是通过内河,最终汇入运河,往嘉兴下游走。这些地方包括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一部分)、下城区(一部分)、江干区(一部分),基本上整个老城区的排水,都依赖于运河。 但运河有个水位低的致命缺点,警戒水位才2.7米。“菲特”带来的降雨不仅时长量大,而且覆盖了整个杭嘉湖河网,嘉兴、嘉善等下游河道的水位也非常高,对运河上游起了“托顶”作用。 运河水排不出去,老城区内的雨水自然也无法排出去,只能往低洼处漫溢。 除了往下游排,运河水还有没有其他的去处?在杭州东南面的三堡船闸,一个连接运河和钱塘江的大型排涝工程——三堡泵站正在兴建中,将为运河水带来新出路。
泵站排涝的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修建一条通道,一头连着运河,另一头连通钱塘江,当运河水位过高,无法往下游排泄时,泵站内的水泵就会启动,把运河水往钱塘江里排。 为什么一定要用水泵?因为钱塘江的日常水位有4.5米,而运河只有1.3米,处于低地势的运河水不能自主流进钱塘江,只能通过泵站将内河水排到钱塘江,这也是为什么杭州大部分地区自主排涝是通过运河而不是钱塘江来实现的原因。 昨天中午,记者来到还在修建中的三堡泵站,工地上正在开挖泵站的主体工程基坑,将来这里将放置4台总功率1.32万千瓦的抽水泵。 钱江路外侧延伸至钱塘江的单孔出水箱涵、排水闸门和渔人码头防洪堤达标工作都已完成,“大概2015年汛期前,整个工程就能投入使用。”杭州市南排工程建设管理处副处长金国栋说。
这意味着什么?“按照这样的速度开足一天,至少一个半西湖的水肯定排掉了!”金国栋告诉记者,泵站出水通道有两个,一个是通往三堡船闸航道,另一个通往钱塘江。 “当天气预报将会长时间强降雨,运河水位达到2米时,我们就会启动第一台水泵,通过长单孔箱涵预排水,直接排入钱塘江,不影响船闸航道通行。”金国栋说,“当运河水位涨到2.4米,运河封航后,我们就会把水直接排到航道内,这样加快速度,也更方便。” 金国栋说,该工程是按照百年基业标准来建设,混凝土表面涂有防腐蚀层,减少江水对其侵蚀,一些关键部位也采用不易腐蚀的陶瓷替代原来的金属。 “等到建成后,将会与杭州市防指联动,由市防指统一调度,响应会非常迅速,并且还将会有应急预案。”金国栋说。
“这是不可能的。”杭州市南排工程总工程师何勇说,“三堡泵站的排水能力远远无法满足整个杭城的排涝需求,只能够缓解,无法根本解决。” 那么,能不能够把排水速度提高,来适应更高的排涝需求呢? “这也不行。”何勇说,“200立方米/秒已经是极限了。” 因为运河航道狭窄,当水泵抽水时,水流速度会更快,在如此狭小的航道内,如果抽水速度再提高,很容易带起运河底下的沙泥,并且对运河两岸堤岸造成冲击,形成安全隐患。 何勇告诉记者,根据之前测算,在使用泵站排水后,可将运河水位峰值降低42厘米左右,警戒水位的持续时间减少54小时。这意味着如果有内涝,杭城将会淹得不那么严重,积水退去的速度也会更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