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给排水 查看内容

美国日本强制实行“就地滞洪蓄水”

2013-10-10 23:39|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94| 评论: 0

摘要: 摘要: 杭州城西的金先生和城西的好多居民一样,台风“菲特”让他家的小区也被水淹了一回,上班路上更是费尽心思要绕开各种水坑。所以,受够了这种日子的金先生,这几天一直在思考水的问题。   昨天,他带着一些想 ...

摘要:杭州城西的金先生和城西的好多居民一样,台风“菲特”让他家的小区也被水淹了一回,上班路上更是费尽心思要绕开各种水坑。所以,受够了这种日子的金先生,这几天一直在思考水的问题。
  昨天,他带着一些想法联系了我们,其中很多观点都颇为独到。


  老底子接“天落水”的水箱可否复兴?


  在台风“菲特”面前,为什么会造成大积水?这个观点,金先生和媒体的意见一致。
  “主要是水排不出去,”他说,老底子的时候,杭州城市里面有散布着很多大大小小的菜园子,每当大雨的时候,这些菜园子都充当起了城市蓄水池的作用。现在,城市发展如此迅速,道路都被用水泥浇灌起来,河道也减少了,以前的那些菜园子更是消失不见了。雨水下来,渗不进土里,也不能随河流排出去,所以只能积起来了。
  “像桥西、余杭这一带,早些是泄洪区,现在都造了房子,水没地方去啊。”
  那么如何提高对水的“免疫力”呢?他提出了水箱。他说的这个水箱,我还是觉得很亲切的,因为小的时候,我们家就曾有过,就装在厨房对上去的屋檐边上。
  下雨的时候,屋顶的雨水都汇到这个水箱里了。一根水管将水箱的水导到了厨房里。我记得,那个时候,我家厨房的水槽里有两个水龙头,一个出的是自来水,平时煮饭、烧水时才接点用用。另一个出的水箱里的雨水,我们土话叫“天落水”,专用来洗菜、洗碗、洗衣服。


  美国、日本强制实行“就地滞洪蓄水”


  金先生说,如果这种老底子的水箱可以复兴,相当于增加了许多小蓄水池。而且这种水箱除了能抗涝,还有抗旱的功能。
  “杭州老小区现在想学美国造可以开过两辆汽车的下水道,显然不是太现实。但是我们可以学学他们的蓄水设施。”他说,水箱完全可以根据城市的特点和需求做出调整。
  美国在许多城市建造了由屋顶蓄水池、井、草地、透水地面等组成的地表回灌系统。芝加哥市兴建了地下隧道蓄水系统,以解决城市防洪和雨水利用问题。科罗拉多州、佛罗里达州、宾夕法尼亚州还制定了《雨水利用条例》,规定新开发区实行强制性的“就地滞洪蓄水”。
  日本从1963年开始兴建滞洪和储蓄雨水的蓄洪池,还将蓄洪池的雨水用作喷洒路面、灌溉绿地等城市杂用水。
  这些设施大多建在地下,以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而建在地上的也尽可能满足多种用途,如在蓄洪池内修建运动场,雨季用来蓄洪,平时用作运动场。
  1992年日本还颁布了“第二代城市下水总体规划”,正式将雨水渗沟、渗塘及透水地面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要求新建和改建的大型公共建筑群必须设置雨水就地下渗设施。


  杭州已经开始大力推广雨水收集利用


  其实,杭州也已经开始逐步试点雨水收集利用了。
  根据相关报道,2011年的时候,杭州就开始推广2种模式的推广雨水利用项目:一种是通过屋顶收集雨水。现在大部分新建楼房屋顶都有雨水管道,原本这些雨水管道的排水口都直接连接市政管网,今后经过雨水利用项目改造后,雨水管网将接入一个雨水收集池。
  还有一种则是通过草坪收集雨水,选择一些面积比较大的草坪广场,在草坪下埋设格栅,收集雨水之后,集中到雨水收集池。这些雨水经过过滤净化,可用作卫生用水,用来浇灌绿化,以及制作景观效果。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