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务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简介 水是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随着全国乃至全球范围的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地区不断扩大,如何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水资源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一个新的市场——“水务市场”正在形成,与之伴生的是“水务业”,即由城市原水、供水、排水、污水处理与回用构成的产业链。国内许多城市,如:深圳、上海、武汉等地,已陆续设立水务工程建设与管理的专门机构。据有关资料显示,至2005年,我国水务市场将需要1万亿元的资金。仅供水行业,年产值将从目前的600—700亿元提高到1500—2000亿元。“十五”期间,城市污水处理厂及配套设施的总投资将超过1000亿元。 “水务工程”正是由此应运而生的一个学科专业,专业面涉及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环境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城市水利工程等诸多学科领域。主要包括:城市给水工程(水的取用、净化与供水)、城市排水工程(污水的处理及污水、雨水的排放)、城市节水工程、城市防洪及河道整治工程、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工程、城市水务管理、建筑给水排水等专业内容。除研究水量外,更以水质为中心,将水质工程的研究贯穿于整个水资源问题中,把水处理技术放在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整体概念和过程中。基本涵盖了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等水的社会循环全过程。 随着我国与WTO全面接轨进程的加快,城市水务市场正逐渐放开,各种民营资本和外资的进入已成为大势所趋,蕴含了巨大的商机与创业、就业机会。可以预见,该专业毕业生将会成为促进水务这一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力军,在城市水务工程基础设施与管理及其相关行业领域大有用武之地。 水务工程,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将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深刻影响。 专业背景 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后,经济的发展对水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城市给水排水设施有了很快地发展,在公共事业中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给水排水工程事业。与之对应,我国在50年代借鉴前苏联的模式,在科技和教育体系中,形成了“给水排水工程”学科。于是,就有了现有的“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但是此后的相对长一段时间内,仍局限于“给”和“排”为主,即主要解决水量问题,水处理的发展相对缓慢。这一时期,“给水排水工程”这一名称与当时的行业状况是基本适应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对我国水资源的利用与管理有了新的认识。我国的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水资源的短缺不仅有“量”的短缺,更有“质”的短缺,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将直接影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和环境质量,进而深刻影响到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特别是水资源危机、水环境污染、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使原有的给水排水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名称和内容不足以概括这一产业的科学和技术内涵。近年来,由原水、供水、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构成的产业链——“水务业”正在形成,商品水务市场正在快速发展。 在此社会经济背景下,“水务工程”专业在武汉大学应运而生。 专业改革 根据上述精神,“水务工程”是为了适应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在给水排水工程、环境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管理工程的基础上,融合而成的一个新专业,但不是上述专业的简单累加,而是着重体现出水资源一体化管理和可持续利用这一新的观念。水务工程专业以水的开采、加工、输送、回收及利用等水的社会循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满足城市及工业所需的水质水量为目标,从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专业服务范围包括:城市给水工程、城市排水工程、城市节水工程、城市防洪工程、城市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工程、城市水务管理等。 专业目标 主要课程 深造方向 就业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