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M程序应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简介: 本文讨论了PKPM程序在工程应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在结构平面布置和电算程序存在问题。另外人为的错误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通过本文的介绍,提醒技术人员在使用PKPM系列时,一定要认真,仔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发展的需要,现代建筑向复杂化、大型化发展。工程设计时对结构分析计算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如何保证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及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已成为结构工程师们面对的首要问题。下面我就多年来使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cad工程部开发的tat,satwe计算程序时发现的部分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各位同行参考。 一、结构平面布置不合理某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布置在楼梯间,位于端部。由底层内力电算结果,沿墙长度方向的弯矩值相当大(这个弯矩值是由地震力产生),造成基础面积很大。这就是剪力墙布置不合理造成的。不应将长片的剪力墙布置在端部;一定要布置在端部,应将剪力墙分为小段。 二、电算程序本身的缺陷 如框架—剪力墙结构,我们发现虽然受荷相同,但随着层数的增加,与剪力墙相连的梁端配筋面积也越来越大,有时大得很不合理。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剪力墙的刚度比柱的刚度大很多,因此剪力墙的竖向变形远远小于柱的竖向变形,这种位移差引起与剪力墙相连的梁端弯矩很大。由于位移的累加性,越到上面越大,与剪力墙相连的梁端弯矩也越大。因电算程序无法解决,只能采取措施来避免或减轻这一问题: 对于带有转换梁的结构,因为电算未进行斜截面抗裂的验算,因此,转换梁的配筋面积可能偏小。所以,我们应对转换梁的斜截面抗裂进行手算复核。 三、计算者人为错误 某工程采用satwe计算,发现各层配筋简图中墙配筋数据乱七八糟,经检查是未将前次的satwe计算结果文件中以“sat”,“mid”,“tmp”为后缀的文件删除而造成。某工程发现某些梁配筋面积为零,而且这些梁断面均同,多次计算如此,查弯矩图剪力图均不为零,最后发现是在梁断面输入中将材料类别误输为“7.玻璃”造成的。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研究所 结构平面计算机辅助设计PMCAD使用说明,19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