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论文 工程事故分析 查看内容

银川市行政中心政府大楼何以成“豆腐渣”工程

2011-4-21 10:33|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64| 评论: 0

摘要: 在银川市新区人民广场北侧赫然矗立着一座至今尚未完工、被称为银川市脸面的大楼银川市行政中心,由于主楼建设到第9层时,发现框架柱、剪力墙混凝土强度远远低于设计标准而被迫停工、加固,造成二级重 大质量事故;西 ...

在银川市新区人民广场北侧赫然矗立着一座至今尚未完工、被称为银川市“脸面”的大楼——银川市行政中心,由于主楼建设到第9层时,发现框架柱、剪力墙混凝土强度远远低于设计标准而被迫停工、加固,造成二级重 大质量事故;西配楼施工至3层时,发现竟与东配楼高低相差近1米,而被迫整体拆除重建,造成三级重大质量事故。这一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47年来最大的一起重大质量事故强烈地震撼着当地干部群众。

  建大楼变成了“堆大楼”

  概算总投资2.796亿元的银川市行政中心于2003年6月开工建设,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设计总高度为60.7米。计划建成后,银川市政府等机关整体从老城区搬迁到行政中心办公。

  为确保施工质量,银川市专门成立了建设领导小组,面向全区进行工程建设招标,面向全国进行工程监理招标。最终宁夏第一建筑公司、宁夏第二建筑公司和银川市郊区第二建筑公司分别中标承建主楼、西配楼和东配楼,甘肃蓝野建设监理公司负责监理。就是这样一个自治区和银川市的大型公共建筑项目、银川新区标志性工程,为何在短短半年多时间内连续两次发生重大质量事故?

  据调查,宁夏第二建筑公司建设西配楼时,对设计标高和图纸理解有误而盲目施工。作为业主的银川市行政中心建设办公室竟也毫无察觉。所以直到2003年9月10日西配楼建至第3层时,才发现工程整体标高比设计标高低了0.9米,导致西配楼整体拆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3万元。

  宁夏第一建筑公司在建设主楼时,未选派招标时承诺的项目经理进场组织施工,并将公司有能力承担的原材料、混凝土“配方”、强度试验等质量检验环节,全部交由银川市检测站一家承担,也不签订委托检测试验合同,使质量控制处于失控状态。同时公司在关键的混凝土工程中,没有完全按照检测站提供的“配方”施工,在搅拌混凝土过程中全凭操作人员目测,致使用水量过多,混凝土强度大大减弱。

  检测站虽然包揽了行政中心大楼混凝土“配方”试配、见证试验及质量控制等全部环节,但没有混凝土试验原始记录,并且事后对混凝土试验台账进行撕毁、涂改和粘贴,甚至对事实上不合格的混凝土实体工程,出具了全部合格的混凝土试块试验结果,致使质量事故长期被掩盖。

  2004年4月19日,银川市建设局组织全市在建工程质量安全大检查时,才发现行政中心主楼工程的框架柱、剪力墙混凝土强度远远达不到设计要求,工程直接经济损失288万元。调查组认定,这是一起由于检测管理混乱、施工违规操作、监理未尽职责、业主失察造成工程现浇混凝土大面积、持续性、系统性强度降低的重大责任事故。

  银川市建设局张晓东科长说,负责施工的区建一公司派出的是力量最强的“正规军”,谁知还出了问题。一些业内人士痛心地问,如果派出的是“杂牌军”情景又会怎样呢?行政中心建设中关键环节都出现了问题,施工质量完全处于失控状态,这哪里是在盖楼,简直是在“堆楼”!

  监督“失控”把关“失效”屡屡重演

  银川市行政中心自开始建设起,就由银川市政府副秘书长徐庆担任建设办公室主任;具有国家甲级资质的甘肃蓝野建设监理公司派出3名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对建筑进行全程监理;施工单位宁夏第一建筑公司还专门派驻了质检员。但事实上,这“三级”监督形同虚设,监督管理严重失控。

  据调查组调查,银川市行政中心建设办公室虽然全面负责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但是对检测单位包揽全部检测试验业务的非规范行为没有制止,对工程监理、施工、检测单位长期违规行为失察,也不按《银川市推广应用商品混凝土管理办法》的规定使用商品混凝土,让施工单位现场搅拌,致使混凝土强度远低于设计标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