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岩土工程 查看内容

内蒙乌海201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2013-8-22 07:53|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71| 评论: 0

摘要: 摘要: 为有效预防地质灾害,最大限度地避免和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1—2015》、《乌海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制定本方案。  ...

摘要:为有效预防地质灾害,最大限度地避免和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1—2015》、《乌海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制定本方案。


    一、全市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及威胁对象
    1. 地面塌陷地质灾害隐患主要分布区:海勃湾区的摩尔沟矿区、旧洞沟矿区、平沟矿区、骆驼山矿区;海南区的黑龙贵矿区、白云乌素矿区、公乌素矿区、滴沥帮乌素矿区、西来峰矿区、老石旦矿区;乌达区的苏海图矿区、黄白茨矿区及五虎山矿区。地面塌陷主要威胁矿区附近公路、铁路、地面建筑、供水管线、供电线路等市政设施的安全,还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影响正常生产秩序。
    2. 崩塌地质灾害隐患主要分布区:海勃湾区的黄河沿岸及境内人工采矿、采石、采砂地段(如旧洞沟一带石灰石、砂岩矿采空区、黄白茨湾粘土矿区);海南区的黄河沿岸及境内人工采矿、采石、采砂地段(如拉僧庙镇、老石旦耐火粘土矿区及石灰石矿区);乌达区的南部黄河沿岸及境内人工采矿、采石、采砂地段(如原红区村采砂区与双人山石灰石矿区)。发生在矿区的崩塌主要威胁矿区生产安全和坡下的道路及过往行人安全;发生在黄河岸边的崩塌则毁坏农田。
    3. 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分布区:海勃湾区的千里沟、摩尔沟、旧洞沟、平沟、长洪沟、骆驼山;海南区的白云乌素、西来峰、巴音陶亥镇、骆驼山等地矿区及巴音陶亥镇的柳树沟;乌达区的乌尔特沟、巴音赛沟、庙沟、苏海图沟、梁家沟、教子沟(其中庙沟、乌尔特沟、巴音赛沟均出现过洪水,庙沟还突发过泥石流)。山洪、泥石流严重威胁生产、生活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重点防范期
    根据我市气象情况,每年6月—9月为大气降水的主要时段,因此,2013年汛期地质灾害防范期为6月1日—9月30日。
    三、预防措施
    (一)建立汛期地质灾害值班制度。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建立汛期地质灾害值班制度,公布值班电话,保证地质灾害信息畅通。
    (二)加强汛期地质灾害巡查工作。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分别组织做好相关领域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巡查、监测预警和排危除险工作,对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及时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减少灾害。对已掌握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要组织力量进行定点监测,做好预报工作。其中:
    市建设委员会、水务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电业局负责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可能发生的灾害隐患,保护供水、供气、供电等生命设施免遭损毁;组织抢修受损毁的供水、供气、供电、水利等设施并保障其正常运行。
    市国土资源局负责提供地质灾害发生实况、地质灾害的监测等相关资料信息,并对地质灾害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做好排查工作,执行汛期值班制度。
    市水务局负责水情和汛情的监测,日常的行洪排查以及对地质灾害引发的次生洪涝灾害进行排查、处置。
    市地震局负责提供地质灾害所需的地震资料信息,对与地质灾害有关的地震趋势进行监测预测。
    市气象局负责提供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所需的气象资料信息,对灾区的气象条件进行监测预报。
    市交通运输局负责进行排查交通干线,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交通干线的安全,确保道路畅通。
通信公司、电业局负责组织排查电信设施隐患,协调电力、通信运营企业保障汛期电信设施的正常运行。
    (三)建立群测群防工作机制。各区国土资源分局要在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立警示标志;在人口集中区及矿区发放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开展防灾知识宣传,使群众了解和掌握地质灾害突发前的征兆和发生时的紧急避让方法,增强人民群众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要与当地政府、村民组织、驻地企事业单位共同研究制定地质灾害避让方案,明确地质灾害发生时的预警信号,转移方向、路线等,并向全体公民宣传,切实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临灾应急措施
    各区国土资源、水利、交通、铁道、建设、安全监管、旅游、教育、电力等部门要在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根据各自行业特点分工协作,共同做好汛期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工作。一旦出现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特征和险情,各相关部门要及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政府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按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规定的疏散避险方案,发出预警信号,通知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有关企事业单位,及时将可能成灾范围的人员和财产转移到指定的安全区,并对电源、水源采取防范措施,同时向上级政府及国土资源部门报告。
    五、灾后应急
    各区人民政府,当接到地质灾害发生的报告后,要立即启动并组织实施本级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要按照地质灾害等级的规定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开展灾情收集,报告与评估,抢险救援和转移安置灾民,应急保障,请求支援,次生灾害预防,灾后恢复与重建等各方面抢险救灾活动。按灾情等级,需市政府统一指导抢险的,市政府立即启动并组织实施市级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同时报告自治区人民政府及国土资源厅。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