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上海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上海:部分优秀历史建筑没有得真正保护

2013-9-5 19:52|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753| 评论: 0

摘要:   各位听众,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上海先后分多批公布了两千多幢优秀历史保护建筑。有文物保护专家指出,这些历史建筑虽然被列入保护名单,但并没有得到真正保护。东广记者昨天实地探访发现,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 ...

  各位听众,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上海先后分多批公布了两千多幢优秀历史保护建筑。有文物保护专家指出,这些历史建筑虽然被列入保护名单,但并没有得到真正保护。东广记者昨天实地探访发现,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并不单单是保护和被保护的问题。请听报道:

  (实况:推土机、打桩机音效。)

  位于黄埔区会馆码头街的商船会馆,现在被一圈矮墙包围着,周边是待开发的商务用地,从残破的外观上看,怎么也不能想象,300年前,这是上海规模最大的行业公所。走进会馆,待洗的衣服,墙根儿的大葱,都说明这里很有人气儿:

  (实况:早些时候我见到有人在这里面住,现在这个时候不知道。记者:“咚咚咚”有人吗?有人吗?)

  位于会馆大殿二楼的一间房子始终没人开门。据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长沈祖炜介绍,商船会馆1987年就被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之前属于街道资产,现在又被圈入商务用地,该如何保护和利用,成了一个难题:

  (实况:仅剩的商船会馆的建筑,实际上是只有少量的,以前就逐渐被居民蚕食,以挪作他用,破旧不堪,现在的都拆掉了。那么派什么用,现在没方向。)

  与商船会馆的冷清不同,位于黄埔区老城厢的藏书阁——书隐楼,隐藏于热闹的老式里弄内,周边的老居民们对这个历史建筑很好奇,因为它属于私人住宅,平时不接待任何参观:

  (实况:这人家住在里面的,就一家人家,书隐楼就她家的。里面就是进不进去,你要进去就全部知道了。里面住人的,你敲门进去,一般情况下,她不给你们进去的。)

  记者爬上紧靠着书隐楼的一家工厂的四楼,俯瞰全貌,整座建筑由三排老厢房,两个庭院组成,由于年久失修,砖瓦结构的房顶上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黑色塑料布,以防漏雨。而政府部门迟迟不能修缮保护的一个关键原因,是因为这座老宅由6户人家共有,他们开出的动迁价格过高,政府难以承担,沈祖炜馆长提出:最好能由相关的基金会出资收购:

  (实况:再过10年,我看是应该全部坍塌了,湮灭了,这就变成非常大的遗憾。我最寄希望的是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文物保护,我觉得花大力气,多花一点钱,都是为子孙后代做积累。)

  与商船会馆,书隐楼有着相同命运的优秀历史建筑,还有不少湮没在城市的喧闹之中,由于产权复杂,所属机构更迭,它们的保护和修缮难以顺利进行,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的创始人,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在经过多年的奔走呼吁后,为城市管理者提供了另一种可行性方案,那就是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其中:

  (实况:我们希望像树木的包养,大熊猫大家的认领啊,这些方面也能增加一点公益性的投资,苏州就出台了个人出资修缮,来拥有产权,或者一些企业,像捐助希望小学,像这些来做这个事情。)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