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林博物馆设计方案广泛征询专家意见
摘要: 我们想给武汉大学做一个这个时代最经典的建筑。一位设计师的话,代表了参与武汉大学万林博物馆设计工作人员的共同心声。 11月8日,学校召开专题咨询会,就武汉大学万林博物馆设计方案广泛征求意见。校党委书 ...
“我们想给武汉大学做一个这个时代最经典的建筑。”一位设计师的话,代表了参与武汉大学万林博物馆设计工作人员的共同心声。
11月8日,学校召开专题咨询会,就武汉大学万林博物馆设计方案广泛征求意见。校党委书记李健、校长李晓红等全体在校的校领导出席,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建筑设计院、历史学院以及中南设计院等校内外专家学者,基建部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学生代表参加。
就万林博物馆的设计,目前有两家设计师共提供了四套方案备选,分别是“石形水界”、“琮叠”、“罗盘”和“魔方”。“我们要让它成为武汉大学下一个120年的经典建筑。”一位设计师发言人说。
“石形水界”
“琮叠”
“罗盘”
“魔方”
“琮是中国古代文化活动中六大礼器之一,是联盟和友谊的象征,是中国文化中大地的代表符号。我们视博物馆为‘琮’,它能将武汉大学的长久历史与馆藏展览中的文化传统结合起来。”“受委托时,我心情很复杂,在这么好的校园,很难再做什么。但再研究,还是有机会的。一个大学博物馆,不仅是艺术场所,还应该是学生活动中心……”两家设计师就四套方案分别进行展示和讲解。
校内外建筑设计专家分别就各个方案发表自己的意见。我校城市设计学院教授、著名设计师赵冰首先表示,武汉大学老建筑是上个世纪30年代的经典建筑作品,但现在全球时代建筑有新的理念,学校将博物馆定位为现代建筑很好。他认为四个方案各有优点,但体量都过大,“琮叠”、“罗盘”、“魔方”对环境考虑不够。其他校内外专家也分别评价了四个方案,并一致认为,武汉大学建筑需要新元素;四种方案体积过大,并各自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城市设计学院和历史学院专家还从规划和博物馆藏专业角度着眼,希望博物馆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功能和意义。校外专家表示:“希望武汉大学出现令人激动的建筑。”与会学生代表则表示,新博物馆应将学生活动空间考虑进去,建成后也成为每个学生值得记忆的一部分。
李晓红说,“原来最担心的是,在富有传统文化积淀的武汉大学建一座现代建筑,不知能否被接受。现在看来已经没有顾虑了。”他表示,武汉大学万林博物馆将以全新的面目出现在武大校园,建成后将是符合新时代的新建筑,将综合考虑现代博物馆的多种功能。他还表示,设计方案将继续广泛征求广大师生的意见。“不但博物馆方案如此,以后学校新建大楼等重要建筑,方案都要广泛咨询专家、师生们的意见。”他说。
据悉,武汉大学万林博物馆是杰出校友、中国泰康人寿保险公司董事长陈东升为母校120周年校庆专门捐资1亿元,以其父之名命名而建的。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