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咱们的标题,觉得是童话故事还是天方夜谭?这个真的有!地下室里也能用上管道送来的太阳光,节能又明亮。
要素大市场成皖首座“绿色建筑”
上海世博会上的中国馆,不仅外形漂亮,节能环保也是费尽心思,在滨湖新区,也有一座“貌似”中国馆的建筑——合肥市要素大市场。不过这要素大市场绝不仅仅是外表像中国馆,“内涵”也是一样的节能环保。
自然通风、太阳能供电、屋面收集雨水浇灌绿化,甚至将太阳光引进地下室……记者1月20日从合肥市滨湖新区得知,合肥市要素大市场项目申报公共建筑二星级设计标识正式获批,成为安徽省第一座“绿色建筑”。
下一次雨够冲地5天
据了解,合肥市要素大市场项目位于徽州大道与南京路交口西南,用地面积约122亩,建筑分地上7层、地下1层,总建筑面积约21.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0亿元,该项目在节能、节水、节林、节地等方面具有显著成效。
要素大市场有什么节能高招?第一招就是节电。在没有进行节能设计的办公建筑中,每年耗电约为115kWh/m㎡,而合肥要素大市场项目的年耗电量约为87.46kWh/㎡,节能约24%,全年可减少用电约590万kWh。
第二招就是发电。在要素大市场的屋顶,设置有太阳能光伏板,按每天3小时发电计算,年发电量约50.46万kWh,占建筑总电耗的2.68%。
第三招就是集水。要素大市场屋面的特别设计,可以将雨水收集起来。在场地东南侧设置一有效容积约420m3的雨水收集池,每次收集的降雨量可供5.3天使用。雨水经处理后,将用于要素大市场周围的绿化浇洒和场地冲洗。将来,要素大市场每天的非传统水源利用量为78.47m3。
光导管把阳光送进地下室
下沉庭院是要素大市场的设计亮点,也是节能高招中的“大绝招”。 一方面,下沉庭院向上延伸至7层,且不封顶,能为地下室带来了良好的自然采光;另一方面,在要素大市场一层的绿化庭院处共安装20个直径均为800mm的光导管,能为地下室的公共走道区域送去自然采光。杜莉 洪玲 本报记者 周文丽 版权信息:本文来源于合肥房地产交易网, http://www.hfhous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