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混凝土”一词可能使人感到陌生,但悉尼歌剧院、日本国家大剧院、巴黎史前博物馆这些知名建筑大家就耳熟能详了,这些世界知名的艺术公建正是清水混凝土建筑的代表作品。世界知名建筑大师斯蒂文·霍尔、安藤忠雄、贝聿铭等,则是清水混凝土建筑的代表人物。笔者获悉,正在如火如荼建设的位于成都中轴线人南一环路口的成都来福士广场,就是国内首座、国际罕见的清水混凝土建筑,日前已获得了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颁发的LEED预认证金奖。如此卓越的建筑正是由全球一流设计师、享有“建筑思想家”美誉的斯蒂文·霍尔先生设计打造,是其继北京MOMA之后的又一力作,世界级建筑大师及其顶尖设计、施工团队以其心血力作,为成都市推进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作出巨大贡献。
预计2011年底项目竣工亮相后,成都来福士广场不但将成为成都新的地标建筑,还将彻底颠覆成都的建筑风貌格局,提升成都市民的建筑审美情趣,并将成为成都建筑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城市地标。成都来福士广场是由五栋清水混凝土建筑组成的大型现代城市综合体,项目采用了多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建筑节能工艺,每年建筑节能达25%的预期成效,为成都市积极建设生态、环保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打造出最佳模本。
走进清水混凝土建筑
体验“素面朝天”的艺术审美
笔者近日前往成都来福士广场施工现场采访发现,成都来福士广场临人民南路一侧,市民已经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已呈现出的灰白色清水混凝土外立面彰显的朴实无华、自然沉稳的外观韵味,其与生俱来的厚重、清雅,以及生态环保的自然属性是很多现代建筑材料无法效仿和媲美的。国际上许多建筑师们认为,这是一种高贵的朴素,看似简单,其实比金碧辉煌更具艺术效果。这也正是近年来我国少量高档建筑工程如海南三亚机场,首都机场和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航站楼、东方明珠的大型斜筒体等都采用了清水混凝土的原因所在。
据了解,清水混凝土属于一次浇注成型,不做任何外装饰,直接采用现浇混凝土的自然表面效果作为饰面,因此不同于普通混凝土,清水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色泽均匀、棱角分明、无碰损和污染,只是在表面涂一层或两层透明的保护剂,不仅显得十分天然、庄重,而且十分环保节材。凯德置地西南区总经理韩德明向笔者介绍,成都来福士广场是国内首座、也是体量最大的商业综合体清水混凝土建筑。日前,设计大师Steven Holl在成都来福士项目施工现场考察时,高兴地在清水混凝土样本墙上写下了“Very good”,设计和施工的完美结合,将成就这项伟大工程的日益完美。
建筑与科技节能
来福士广场诠释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曾有人这样畅想未来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成都将是一座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区域枢纽和中心城市。如何在城市发展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天平上寻得平衡也成为百姓日益关注的热点话题。作为已获得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权威LEED金奖预认证的成都来福士广场,在节能环保措施方面遥遥领先世界先进水平:清水混凝土建筑外立面、地源热泵系统、热回收系统、水蓄冷、能源管理系统、雨水回收系统、屋顶绿化、就地取材及采用再循环材料等节能环保措施令建筑全年节能量能超过25%——绿色建筑理念在大师的作品中不是空谈或理想,而是一种务实的践行。正如同世界现代田园之都的创建不是凭空的臆想一样,美丽的蓉城正在被有责任感和前瞻性的群体精心打造。打造生态环保建筑,成都来福士广场不是首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项目,但来福士广场在设计、建设、施工方面所示范的节能环保,为城市建造绿色建筑作出了表率。
成都来福士广场的华丽猜想
据了解,位于城市中轴线核心地段的成都来福士广场是凯德置地在全球的第四座来福士系列建筑,总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该项目由2座甲级写字楼、1座超五星级酒店、1座服务式公寓和1座个人高端事务所等5栋建筑围合组团。成都来福士广场潜心研究了成都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需求,牺牲了大量的商业面积,转而建设大面积的露天广场、多个不同主题的展览馆,只为还公共空间于城市,为市民创造更多文化艺术活动场所,让成都人的地域情感最大限度地保留在了建筑中间。值得称道的是,成都来福士整个建筑呈大悬挑、大孔洞和不规则倾斜状,其造型不仅新颖独特,而且把千年巴蜀文明和三峡文化融入到了现代建筑中,“文化展馆”、楼顶花园、空中酒吧,每一处充满人文关怀的设计汇聚才能成就“天才的开发企业与天才的设计师联合创造的天才的作品”。
可以预见,与地铁一号线、三号线相融汇贯通的大型城市综合体成都来福士广场,必将闪耀于城市中轴线上,成为24小时活力不断的现代繁华商务商业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