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宁:当心成都超豪华政府办公楼被贱卖
摘要: 成都、四川、整个西部地区超豪华的党委政府办公楼群——成都市新行政中心将要被拍卖。此前有消息披露,四川大地震后的第3天,已有部分机构悄悄搬入其中。 满打满算,成都市四套班子及下辖直属机构的全部公务 ...
成都、四川、整个西部地区超豪华的党委政府办公楼群——成都市新行政中心将要被拍卖。此前有消息披露,四川大地震后的第3天,已有部分机构悄悄搬入其中。 满打满算,成都市四套班子及下辖直属机构的全部公务员不可能超过5000名。建筑面积达37万平方米、平均每个公务员占面积超过70平方米的“超豪华”,是用纳税人12亿元的血汗钱垒砌起来的。 中国百姓真是太善良,闻这片“超豪华”要拍卖,大都原谅了当地决策层的奢侈无度。网上赞许“此举是对民意的积极回应”、“此举为政府形象加分”,不一而足。 阅罢这则新闻,我的担心却随之升腾。我担心在拍卖所得用于灾后重建民生的美好外包装下,这片“超豪华”会有谁来买? 办公楼群再豪华,既不同于高档写字楼群,又很难作为星级酒店用房。毕竟楼群的结构是“行政”的而不是商务的。还有,建筑结构的局限性还限制了买家将其作为科研用房、会所用房、会展中心用房的可行性。 如是,倘若楞有商家接手这片“超豪华”,那么,该商家或“商家组团”在接手之后,还须投入巨资对其进行又一次用途改造。再说,就算有人接手这片建筑群,每年的空调电费和整个物业管理费都是“惊心动魄”的。在商言商的商界大佬,恐怕无人敢接下这样的烫手山芋。 根据笔者做记者时采访“政府烂尾楼”处置所获知的幕后信息,若有商家或地产大佬愿意在“关键时刻”替政府排忧解难,那么在冠冕堂皇的公开交易背后,往往还有幕后交易伴随其中。譬如,接收者按照政府开出的拍卖底价甚至再抬高点价格高调买入这类烫手山芋,然后双方另外达成诸如低价买地或获取其他好处的幕后协议。所以,这类拍卖交易,表面上是政府和买家实现了所谓“双赢”,背后往往是国有资产的再一次流失,也即纳税人再当一次冤大头。 由于信息公开始终是个大问题,“成都拍卖”时会否出现这种现象既不敢说无,也不便说有。如果有,成都的纳税人照样无可奈何。 笔者提出“当心‘贱卖’成都”的担心,问题还不仅于此。报上说,这片“超豪华”办公楼总投资约12亿元之巨。可识者所知,政府为自己建造楼宇,土地往往是行政划拨的。“超豪华”占地255亩,就算100万元一亩的地价,也有2.55亿元。同理,政府自己建造楼宇,水、电、气、市政、通讯、邮政、给排水、消防、绿花等数以百计的建设配套费恐怕也是不用掏钱的。可假如这片“超豪华”是商家的开发项目,对不起,雁过拔毛——少交一个铜板都不成,至多使用“公关费”打点掌握印把子的好少缴点。配套费占建筑总成本的比例哪怕只算10%,摊到上面就是1.2亿元。还有,假如这片“超豪华”一开始就属商业性开发,在3年多的建设周期中,开发商还得向银行支付大笔的贷款利息。所以,综合起来算细账,这片“超豪华”的拍卖款假如拍不到16亿元以上,就是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