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月内让10万户受灾群众住上简易房
摘要: 侍俊 5月30日,在映秀镇外阿坝州抗震救灾指挥部内,阿坝州委书记侍俊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等媒体的采访。 《第一财经日报》:阿坝州的救灾重建有什么特点? 侍俊:抗震救灾三个阶段:救 ...
5月30日,在映秀镇外阿坝州抗震救灾指挥部内,阿坝州委书记侍俊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等媒体的采访。 《第一财经日报》:阿坝州的救灾重建有什么特点? 侍俊:抗震救灾三个阶段:救人、安置受灾群众、重建家园。地震把阿坝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全部损坏,阿坝州处于“三孤”状态:县城与县城之间是孤岛,乡与乡之间是孤岛,村与村之间是孤岛。我们只有在自救的同时,拼力打通生命线。 安置也是继续救人,我们不能让大灾之后幸存下来的老乡得病而死。 目前的防疫工作已覆盖所有村。岷江是我们成都平原的水源,我们不仅对阿坝人民负责,还要对四川人民和全国人民负责。阿坝州的各级干部,在大灾面前对问题的认识都是统一的,对整个自然环境要负责任。 《第一财经日报》:受灾群众的安置有何具体计划? 侍俊:阿坝是高寒地区,现在的帐篷只能过夏天。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奋战60天,让将近10万户受灾群众都能住上简易房。两个月不可能搭建10万个板房,因此要因地制宜多条腿走路,在坪坝河谷地区,可做些板房;高坝上的农民,他们要在废墟里面,把木料拔出来,搭成简易房。 《第一财经日报》:阿坝的受灾地区是大规模外迁,还是易地重建? 侍俊:具体怎么重建,重建在那里,需要专家科学的评估和规划。 阿坝州的受灾地区,是阿坝州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地区,同时也是基础设施最完备的地区。地震把汶川、理县、茂县的基础设施全部损毁,而且引发的自然灾害也严重破坏了地貌。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重建要按照科学规律办事,首先就是对三县受灾状况作出科学评估,对地质灾害和场地也要进行科学评估,还有就是要对三县的整体环境容量作科学评估,比如原来可以容纳12万人,现在山河破碎,地质灾害还可能频发,还能不能够容纳12万人居住? 《第一财经日报》:对社会捐助的项目有哪些具体意见? 侍俊:阿坝州人民由衷地感激社会各界的捐赠,大家能否就重建的项目提出想法,跟我们沟通,在大的方向上提出意向,下一步我们拿出计划后,再和捐助者协商。 我们可以根据捐助者与资金的大小,确立具体项目。把捐助者的愿望和州里的重建项目协调好,跟捐助者见面。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