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行业聚焦 查看内容

召集建筑师为灾民建房

2013-9-5 10:47|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626| 评论: 0

摘要: 地震后大量的建筑垃圾如何处理?怎样创建一个舒适的空间抚平心理创伤?汶川地震后的第五天,丽江花园业主徐帅就在小区论坛上发帖倡议,汇聚小区专业建筑师帮四川同胞重建家园。 据介绍,这一命名为“土木重建 ...
地震后大量的建筑垃圾如何处理?怎样创建一个舒适的空间抚平心理创伤?汶川地震后的第五天,丽江花园业主徐帅就在小区论坛上发帖倡议,汇聚小区专业建筑师帮四川同胞重建家园。

据介绍,这一命名为“土木重建”的项目由港台各地著名建筑师联合发起,徐帅是《城市中国》杂志的记者,也是发起人之一,将在两个星期内飞往灾区实地考察。

已汇聚60多名建筑师

“煽情的话不说,这些都是建筑师可以出力的地方”,徐帅直言。汶川地震一发生,他和十几名建筑师就发起“土木重建”项目,现已经汇聚了60多名建筑师,其中不乏专业带头人,如香港中文大学的教授顾大庆,还有美国的建筑学教授赖德琳等。

奥地利建筑师RainerPirke也在地震后第二天发来邮件,询问他能为中国朋友做些什么?RainerPirker坦言,他也经历过2005年的洛杉矶地震,最初的几个星期都因噩梦惊醒,感同身受。

将借鉴台湾震后重建经验

5月17日,部分发起人在深圳碰头,初步的想法是成立专门的“工作坊”,帮农村的灾民建房。资金将通过工作坊向外界募捐,灾民无需付费。

徐帅称,将更多借鉴日本和台湾震后重建的经验,“不是建一所牢不可破的房子,而是即使遇大地震倒塌也不会压死居民”,建材因此将多采用轻钢或者纸皮等原料。有建筑师已经设计出方案:30平方米的房子费用仅需1万元。不过,工作坊将举办设计比赛,集思广益。

据悉,曾经参与台湾原住民震后重建的建筑师谢英俊也是参与者之一,将在近期到大陆进行交流。据介绍,台湾“九二一”大地震后至今,谢英俊和他的工作室都在援助台湾原住民部落进行灾后重建,他们设计的“邵族安置社区”,更保存了全世界人口最少的邵族部落文化。

不懂建筑街坊“请缨”当翻译

徐帅坦言,此次地震破坏力惊人,工作坊计划进驻灾区3—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志愿者如何进驻则由其自主安排,可以是几天,也可以是一年,整个项目因此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士。为此,他在丽江花园的江外江论坛上召集“脑力”。

两日内,已有十几名街坊报名,除了专业的建筑师、大学生和建材供应商,还有行业外的四川街坊“请缨”翻译灾区方言,主动提出要给建筑师们“带路”。徐帅很是感激,“有本地人带路,我们就省心好多!”按照计划,两个星期内,他将前往灾区进行实地考察。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