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前“造血” 融创低调发力商业地产
尽管孙宏斌低调地避开业界的视线,但融创并没有停下上市的脚步。 3月26日,本报记者从一位知情人士处获悉,该公司与美国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之间的股权私募融资协议“已经完成”,而融资额2亿美元“没有问题”。 此前,业内曾有消息称,融创已与雷曼兄弟达成协议,拟出让35%的融创股权,完成2亿美元的私募融资。几乎与此同时,香港媒体也报道,孙宏斌正在着手准备旗下融创集团赴港上市事宜,集资额在三四亿美元(约23.4亿~31.2亿港元)。 但当时孙宏斌及融创高管谈及此事,均以沉默回应媒体。 雷曼兄弟有意通过IPO双重获利的传统方式,入股融创集团无异于输血。 业内人士指出,前者往往先进行上市前持股,再辅导上市,此后寻机退出。而类似企业的上市渠道,一方面与外资基金达成股权私募协议,获得资金,同时将融资所得投入新增土地储备,进而推动企业顺利上市。 上市前景可期,融创亦在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 据悉,融创正有意加紧在二线城市布局,增加商业地产方面的投入。 此前,融创曾在一年之内在天津、长春、重庆、成都等地获得6000亩土地储备的大跃进发展,并前往昆明、唐山、广东和广西拓展市场。 但自2004年12月8日在成都拍得地块之后,融创拿地步伐戛然而止。 此后为了补充资金,孙宏斌亦将此前在长春、成都等地的项目陆续转让,所筹资金均用于现有项目开发。 目前,融创在全国5个城市拥有9个房地产开发项目,位于北京、天津、重庆等地。 据了解,2007年12月,融创“买回了”无锡和苏州3个项目的开发管理权,有意打造写字楼、公寓于一体的高端综合物业。 种种迹象表明,在土地市场不占优势,增加持有商业地产的比例则成为融创的战略选择。一心赴港的孙宏斌正发力商业地产,而上述知情人士亦透露,融创在二线城市的项目也多为大型的城市综合体。 天津是融创的主战场,100万平方米的时代奥城成为2008年奥运会天津分赛区综合配套项目;而在重庆,除了占地3300亩的超级大盘——重庆奥林匹克花园外,融创还推出了商业地产项目——重庆亚太商谷。 据天津时代奥城总经理迟迅介绍,融创目前开发商业地产采用现金到现金的滚动模式。 “在拿到地块时,我们就考虑持有和销售间应该力图达到一种平衡。”迟迅坦言,尽管面临资金压力,上述平衡的比例仍为1∶1,以时代奥城为例,融创自身持有超市、影城以及商场等部分,持有物业能为集团实现较好的租金回报,既成为稳定现金流的源头之一,亦能为上市增加砝码。 然而,按照香港联交所的要求,上市前三年的盈利应达到一定规模,以融创现有的土地储备和盈利模式来看,竞争力并不占优势。另一方面,昌盛中国、恒大等企业纷纷在宣布中止上市计划。 “目前,机构投资者对内地房地产企业的股票购买意愿并不大。”联合证券禹文飞说。 但融创方面仍表示,将坚持推进上市计划,而同时强调,增持商业地产的规模,并不会淡出住宅业务。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