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曹嘉明做年会工作报告
主持人:谢谢胡家伦主席热情洋溢的发言,他对于我们的协会以及建筑行业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很多有积极意义的建议,也提出一些美好的愿望。接下来有请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曹嘉明先生为我们做07年协会工作总结报告和08年的协会工作计划报告,大家欢迎! 在56年的历程中,学会在第一届到第九届理事会的领导下对于上海城市的建设乃至全国的城市化的进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这里,让我们对学会的历届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大屏幕上放了从第一届的理事长和秘书长到第九届的理事长和秘书长,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现在我代表第十届理事会向大会做2007年的工作报告,2005年第十届理事长成立以来,举办了2005年沪港建筑师学术交流活动,沪港亮底旧区重建及旧建筑保育研讨会,分别在上海、香港邀请专家演讲和参观了典型的案例,2006年在中国建筑学会的支持下,学会与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共同承办了第12届亚洲建筑师大会上海论坛,学会充分发挥了专家荟萃的优势,积极开展决策咨询、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工作,学会为中国青少年素质培育行动计划2049元件包摩天大楼,嘉定新城建设规划等重大规划项目提供了决策和技术咨询服务,对于上述的项目的建筑设计和城乡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一部分,2007年的工作回顾。 第一部分是学会的组织建设,在理事会的领导下,学会下属有规划专业委员会、结构专业委员会、暖通专业委员会等14个专业委员会,一个工作委员会,学会设有秘书处,秘书处下设有办公室、信息部、学术部、咨询部,咨询部等为秘书处日常事务的办理机构。随着学会组织的不断的完善,学会对队伍不断壮大,规模进一步扩展,学会现有团体会员37个,个人会员有1367名。 第二小部分,是学会的信息化建设,第一点是学会的网站,这一届的理事会特别重视信息化的建设,学会建立了信息部,学会网站已经初具规模。学会网站主要内容是向会员及社会宣传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二是学会动态,向会员介绍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举办重大活动信息情况,第三会员提供各个单位重要的课题,科技发展方面的信息,以便会员与会员之间的交流,会员单位和会员单位之间的交流。四是发表科技观点,促进学术,发展与促进创新人才的成长,五是介绍上海和国内外的一些主要的建筑和科技方面的综合消息,以利于集思广益、开拓思维。学术网站的建设为广大会员和会员单位搭建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信息互动的平台,受到了广大会员的欢迎和支持,网站游览人数不断攀升,目前月平均点击率超过8000次。 第二小点,是学会的会讯,自07年2月创刊以来,以每月10日定期发行一期,到目前已经发行了12期,每期发行1500分,会讯以真实性、及时性、全面性为办刊的宗旨,为会员和广大建筑界的朋友和科技工作者及时的提供建筑行业的信息、政策法规科技发展学术交流,学术动态方面的信息,通过会讯做好信息交流的工作。第三点是联络员的网络建设,学会积极的构建联络员的网络建设,现有联络员30多人,联络员经常向学会信息部提供各个会员单位,以及各个专业委员会的专业信息和活动内容,学会定期的举办联络员的会议,认真的听取,会员和会员单位对于协会的建议和意见,通过沟通促进学会的工作的开展。第三点,建筑创作奖的评奖工作,为了激励广大建筑师的工作热情,为了进一步提高上海建筑水平的发展,推进建筑界的环保,弘扬中国的本土建筑文化,上海市建筑学会从06年开始,设立了上海建筑学会的建筑创作奖,建筑创作奖是上海地区建筑创作优秀成果的最高荣誉之一,该奖原则上每两年举办一次,分优秀奖和佳作奖两个等级,根据创造难度、经济社会效益对于行业方面的促进进行综合的评定,对于获奖的设计单位主创人员进行表彰和宣传,到目前为止,学会已经成功举办06年和07年的两届建筑创作奖的评选活动,06年的第一届建筑创作将评选活动,共收到申报项目98项,其中申报有效的是93项,有17位组成专家委员会,10个项目荣获优秀奖,17个项目荣获90年代优秀创作荣誉奖,26个项目荣获佳作奖。2007年第二届创作奖评选活动共收到申报项目155项,由于第一届的评选活动时间比较紧,当时我们想跟亚洲建筑师大会的论坛结合起来,时间比较紧,有很多好的项目和单位没有来得及参加报名,所以我们破例在07年又举办第二届建筑创作奖活动,由22位委员组织评审会,特别邀请27位资深专家参加评审意见,评选优秀奖12个,佳作奖29个,室内装饰优秀奖6个室内装饰佳作奖一个,协会通过建筑创作将的评选活动,不仅激励广大建筑设计室的创作热情,同时提升建筑师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 四,各个专业委员会的活动各个专业委员会和下属的行业组织,各个专业委员会根据行业自身特征,开展学术活动,为提高行业协会发展,促进行业学术的交流,推广先进技术,提高行业凝聚力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07年在学会支持和帮助下成功举办第二届上海国际城市设计论坛,2007年首届上海国际生态建设市长高峰论坛,第四届中国建筑师国际研讨会,第二届上海室内外环境国家论坛等具有重要影响的各种国内学术论坛学术活动。活动共有33场次。 第五点,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学会积极开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加强与国内外建筑界团体的友好往来。07学会接待了来访的美国国际购物中心协会,英国皇家屋宇装备工程学会,日本青年建筑师代表团,荷兰MIII公司的建筑师访华团,世界建筑师协会主席,多米尼加建筑师代表团,山东省建筑学会考察团,等一批国内外的学术团体,举办了京津沪三地建筑信息的合作年会,以推进京津沪的建筑发展,拓展三地建筑合作的新思路,为拓展视野,学习国外先进建筑设计理念,07年学会组织了有会员和会员单位参加的西班牙、日本、瑞士建筑之旅系列考察活动,参观考察了国外建筑名作,与国外建筑大师进行面对面的对话交流,为传承我国历史悠久的建筑文化遗产,弘扬中国的建筑历史文化,07年学会组织了有会员和会员单位参加的“晋北古建筑遗产之旅”的考察活动,重走了梁思成先生走过的路,探索了中国古建筑历史文化的真谛。 第二大部分,08年的工作计划,同志们,今天我们已经步入了2008年,2008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更加辉煌的一年,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将更积极为会员和会员单位做好服务工作。 第一点,加大组织建设力度,积极发展会员,扩大队伍,加强组织建设,建立健全会员的工作机构,完善会员发展,管理和服务制度,制订会员的发展规划,我们准备几个措施。第一个,继续加强高校学生中发生学生会员。第二个,积极发展在上海工作的境外会员,第三个积极加强在青年建筑师中发展会员,第四个积极加强发展建筑设计单位的团体会员。 第二点,积极参与市科委、市建委、市科协下达有关任务和工作,第一点积极参与重点工程的咨询和服务,第二点,积极参与地区性的建设和规划和服务,第三点积极参与绿色建筑的推广和节能减排的技术指导,与绿色建筑促进会合作进行绿色建筑的评定工作。 第三点,继续加强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学术建设,培养创新人才,开展学术交流,是促进学术交流和促进创新人才成长的手段,也是学会凝聚科技工作者的基础。第一点,学会今年将再次组织古建筑的考察和交流,第二点学会再次组织国际建筑大师的作品考察和交流,第三点,今年将继续举办一系列围绕世博会场馆建设的设计研讨会,围绕绿色建筑,节能减排建筑的专题论坛和国际研讨会。 第四,继续加强学会的信息交流,提高服务能力,坚持因会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发挥学会的信息优势,进一步加强学会的信息工作,有4个措施,第一个加强网站的建设和发展,08年学会网站将进一步的升级换版,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对于会员以及会员单位的互动,第二点,进一步完善和扩大会讯的发行,第三点进一步加强联络员队伍的建设。第四点,酝酿尝试短信群发平台,加强学会与会员,学会与会员单位的沟通。 五,加强各专业委员会的组织建设和专业发展 各专业委员会担负着学科发展,学科学术交流和行业科技推广的重任,2008年我们将完善和加强各专业委员会的组织建筑,加强对各个专业委员会活动开展的指导和检查,探索设立新的学科专业委员会。 第六,加强对会员单位和会员的服务。 学会是会员之家,学会要坚持民主办会,建立完善以会员为主题,民主办会的体制,明确会员单位的权利和职责,开展会员代表建议案、会员评议制度,以利于进一步加强学会对于会员和会员单位的服务。 我们有这么一些思想,第一个是加强对于会员单位在业务上的技术支撑。第二点充分发挥各会员单位在学会中的作用,使广大会员对学会有知情权、参与全和监督权,第三个加强对于个人会员的服务,给会员应有的资格和荣誉,可以以学会会员的名义对外,免费提供每月一期的会讯以及网上发布个人信息,可以参加学会建筑创作奖的评选,推荐会员的专业论文在学术论文集或者推荐到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学报等权威性期刊上发表,及时提供学会组织的学术交流以及各类活动的信息,推荐会员参与各项专业活动的评审工作,酝酿上海市建筑学会资深会员的评审工作,继续做好老专家、老会员的关怀工作。 各位来宾,各位同志们,学会肩负着广大会员对我们的期望,我们要把学办成会员之家,成为会员向社会展示的服务的平台,成为会员之间沟通的平台,成为与国内外同行交流互动的平台,让我们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建筑原创,促进科技创新,促进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到施工管理的全过程中,贯彻国家倡导的节能减排,生态绿色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让我们共同为学会的发展而努力,我特别感谢同济大学的召开表示衷心的感谢,另外还要向同济大学经委建筑设计院现代设计集团表示衷心的感谢,学会工作正因为有大家的支持才能得以发展,让我们用掌声对他们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