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农民工口头合同引起欠薪纠纷
杜玉春、阮忠林、张作成、张作山等5名农民工早在去年7月份在一建筑工地共同从事外墙保温工作近半个月时间,因薪水问题与用工方发生纠纷。至今,用工方也没有兑现所欠的4800多元工资,昨日,5名农民工致电本报寻求帮助。 各执一词的口头合同 记者联系到工头之一苏某某,苏某某承认对5名农民工用工事实,但他对“口头”合同的内容却有另一番说法。据苏某某讲,在他的记忆中,去年7月6日之前杜玉春等5位农民工就来到工地了,7月6日之前他曾给杜玉春等5个农民工发过工资,但5名农民工的工资支付始终是按双方谈妥按包工计酬的,在7月6日以后,5名农民工曾提出按日工计算工资,一天120元,双方就此并未谈妥。后来,5名农民工做的外墙保温出现了工程质量问题,杜玉春等5名农民工离开工地不干了,接下来的后续工程苏某某只好雇其他工人来完成,为此,原本施工单位即“大包”下拨的工资预算为4.5万元,结果多花费了六七千元,以至于他和合伙人的利润也没有了。是杜玉春等5名农民工违约在先,为此,苏某某拒付5名农民工剩余的工资。尽管如此,苏某某说他还本着人道主义原则为其中的一名民工垫付过医疗费1500元。 昨日,杜玉春致电本报记者,5名农民工就包工头欠薪问题已投诉至赤峰市劳动监察大队,以此方式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关于此事的进展,本报将继续予以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