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造价 查看内容

总设计师何镜堂:中国馆预算16亿

2009-11-14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50| 评论: 0

简介:中国馆从设计到施工主体没有变化仅有微调,入口方位从西改为南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 相关内容: 中国馆总设计师:中国馆会成为长久记忆 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何镜堂:“ ...

中国馆从设计到施工主体没有变化仅有微调,入口方位从西改为南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

相关内容:中国馆总设计师:中国馆会成为长久记忆

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何镜堂:“东方之冠”是一种精神的表达

12日上午,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在第七届世博国际论坛上作题为“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想的交融”的演讲,对中国馆的设计创想进行了诠释。他说,世博中国馆是中国精神的表达,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创想的融合。

12日下午,在记者会上被问及“征集中国馆名字,有没有满意的”之时,何镜堂表示:“个人觉得‘东方之冠’不错,大家认同就好。”

整合多种传统元素

据何镜堂介绍,世博中国馆的主题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首先要体现中国的文化、中国的特色、中国的元素;世博会又是一次人类科学进步、交流和展望未来的盛会,所以也必须体现时代的要求。

“怎么体现中国的文化精神呢?中国的汉字、中国的京剧、中国的红颜色,一看就是中国的文化符号。还有出土文物,鼎器、陶瓷器,还有棋盘式的格局、中国木构架的体系、中国的园林、中国的斗拱等等,我们得到很多启发。我们把这些元素加以整合领会,以现代的手法提炼构成‘东方之冠’的造型,来表达中华的元素。”何镜堂表示。

他还解释道,中国馆是架在中国园林上面的,是在地方馆的33米平台之上的一个大庭院,体现了现代技术的应用,体现了环保、绿色技术的应用,比如对太阳能的利用、路面排水体系等。

何镜堂说,中国馆建筑已经基本完成,现在正在做的是室外的场所和绿化、庭院。目前,中国馆已转入布展阶段,主题就是“中华智慧”,要把中国五千年的过去和现在展示出来。

施工期间的三处微调

何镜堂昨天在接受记者提问时表示,任何一个设计从开始到建成总会有一些变化。但是,中国馆的主体并没有变化,底层没有变,整个施工过程都非常好,只是有些微调。

何镜堂说,这些微调体现在:一、把中国馆的入口方位从西边入口改为南边入口。原来中国馆的这块地并不整齐,是三角形的,中国馆和马路不平行,而一旦和马路平行,又和中轴线不平行。因此,原来设计中的中国馆是西边入口,后来改为了南边入口。二、中国馆的地下是轨交,涉及很多技术上的复杂问题,地方馆做了些调整。三、屋顶不变,考虑到有接待房、VIP房、咖啡厅,增加了一点高度,没有大的变化。

“南边入口,更能体现中国特色。底层不变,就是转了一下方位。”何镜堂强调,中国馆的主体并没有变化。

预算1万元/平方米

据何镜堂介绍,在中国馆的核心展区,参观者是先坐电梯到上层,然后再从扶梯到下面,“是从上到下参观的,每根大柱子都是电梯”。

对于中国馆将来能否成为上海标志性的建筑,何镜堂说,这要由实践和时间考验,要由全国人民考验。

“作为一个建筑师,建筑是没有100分的,也没有‘绝对’和‘最好’,只有相对适宜。”他说,上海是一座海纳百川的城市、一座开放的城市,希望中国馆可以体现浓厚的中国元素,而且这个“架空结构”给城市提供了非常多的公共交往空间和广场,让全世界的人们可以在这里交流。

谈及世博中国馆(>>>更多图片)的造价,何镜堂表示,中国馆的预算是1万元/平方米,共16万平方米,“虽然现在施工基本完成,但总的造价还未出结果。其中有很多人的捐赠,包括李嘉诚先生捐赠的1亿元。”

>>>[视频]上海世博会工程施工创新技术研讨会及更多施工现场照片

>>>2010年上海世博会场馆设计方案展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