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会馆建筑群于9月30日正式接受参观
摘要: 耗资上亿元,经过一年多的修复,位于渝中区东水门江边的湖广会馆古建筑群已风华再现。记者日前获悉,整个会馆群将于近日接受整体验收,9月30日正式接受市民参观,这是自1951年湖广会馆被政府部门接手后,首次向公众 ...
耗资上亿元,经过一年多的修复,位于渝中区东水门江边的湖广会馆古建筑群已风华再现。记者日前获悉,整个会馆群将于近日接受整体验收,9月30日正式接受市民参观,这是自1951年湖广会馆被政府部门接手后,首次向公众开放。 湖广会馆建筑群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会馆建筑群,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包括齐安公所、广东公所和禹王宫三栋主建筑,楼群多为木质结构,雕刻精美,是中国明清时期南方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明清时期,重庆便利的水利交通,使其成为长江上游的商业重镇,吸引了外地大量商人进入重庆市场,尤其是两广、两湖和山西、陕西、福建、江西、云贵等省的商人,争相来重庆经商设庄,建立会馆。所以湖广会馆还是明清时期重庆作为繁华商埠的历史见证。 解放后湖广会馆一度被用作民居、工厂等,部分古建筑遭到破坏。2003年12月,相关部门对湖广会馆的修复工程正式启动,不仅对核心区的三座古建筑“修旧如旧”,还在齐安公所内辟出2000多平方米,仿古新建了国内惟一一个有关“湖广填四川”移民史的专题博物馆———“湖广填四川”移民博物馆,以展现从明末一直持续到清末的浩浩荡荡的移民填川运动。另外,在湖广会馆的周边,400多米的明代城墙和作为当时进出重庆重要通道的东水门也在紧张修复中。 湖广会馆工作人员称,他们在修复过程中经历了拆迁难、雕刻复原难、周边环境整治难等三大困难。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