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顶级建筑设计事务所中国峰会回放
摘要: 5月25日消息:世界顶级是怎样炼成的 ——青岛世界顶级建筑设计事务所中国峰会精彩观点回放 近年来,国内设计市场持续看好,这对中国设计单位的做大做强,跻身世界顶级建筑设计机构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然而事 ...
5月25日消息:世界顶级是怎样炼成的 ——青岛世界顶级建筑设计事务所中国峰会精彩观点回放 近年来,国内设计市场持续看好,这对中国设计单位的做大做强,跻身世界顶级建筑设计机构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然而事实是,在参与许多重大工程项目的设计过程中,国内设计单位在与境外设计机构的对抗中却屡遭挫败,国内大型建筑设计院在与境外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对抗中暴露出了令人失望的颓败之势。 WTO的保护承诺眼看就要土崩瓦解,香港与内地建筑师资格互认已是正在进行时,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RIBA)也开始接受中国会员,良莠不齐的境外设计机构将以更加不可阻挡的速度和力度纷纷进驻中国,“本土”设计机构如何在这样的强势竞争中迅速崛起,在未来的中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这似乎也是摆国内设计机构面前迫切而紧要的问题。 “师夷长技以制夷”显然是一条可以考虑的途径。当今世界顶级建筑设计机构数十年乃至上百年一如继往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以及追求与实践或许对于正徘徊于困惑和焦虑中的中国设计界有着不可多得的借鉴意义。日前在青岛召开的世界顶级建筑设计事务所中国峰会,9家世界著名公司的代表在高峰论坛上的精彩发言足以给中国建筑设计界留下许多思考。 他人之长,未必仅在技术,还在创作态度、社会责任、历史尊重、文化融合等方面,有时甚至后者是更重要的,也是中国建筑师需要“补课”的内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仅是一种谦虚务实的态度,对于建筑设计界,似乎还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提高手段。唯如此,中国的设计单位跻身世界顶级建筑设计机构的梦想才不会遥远,希望才可能实现…… 英国诺曼福斯特事务所 创立于1967年,其作品以善于将高科技、生态学与本土文化相结合而著称。 演讲题目:《高科技、生态与文化——福斯特事务所的设计理念与实践》 北京首席代表罗隽:福斯特公司40多年来一直在建筑文化、生态、科技这个领域不断探索和追求,而且这个追求是一种持续性的东西。福斯特公司是一个跨国企业,从它年轻时候的每个项目开始,公司就一直强调这样一种理念,就是无论这个项目它坐落在世界哪个地方,它都会考虑到当地的人文、历史、文化、气候等等因素,这当然包括正在设计的项目——北京首都机场。其次,生态和环境虽然是最近20年来发达国家提到的,其实福斯特在40多年前从这个事务所成立开始,就一直在探讨这方面的问题。建筑耗能占到世界总耗能的一半以上,建筑设计中必须考虑到能源的消耗和保持,这是作为一个建筑师团队的社会责任感,这也是一个公司可以强大的重要因素。第三,在这样一个变化无常的世界中,建筑如何可持续发展,如何给建筑提供可以适应社会变化的空间,一直是福斯特公司的研究课题和创造态度。此外公司的企业文化很重要,福斯特办公地点是全部开敞式的,它的理念就是促进团队精神,鼓励所有的设计人员,包括高级管理人员交流和合作。 美国SOM建筑设计事务所 成立于1936年,在大型建筑高层和超高层建筑设计上拥有丰富的经验。 演讲题目:《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建筑设计》 中国区总裁周学望:为了追赶现代城市化的步伐,同时要满足市场和客户的要求,我们认为所有的建筑师和工程师,实际上都同样面临一个非常艰难的挑战。非常诚实地说,有些建筑师在认真地对待这样的挑战,并且接受了这样的挑战,而其他一部分可能只是来迎合一些利益而已。我在美国接受的建筑教育,美国教育认为建筑师和工程师是需要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的,我们和一些其他国外的竞争对手也曾经谈到过这样的问题,我在此希望来自于其他国家的建筑师到中国以后成为非常好的一个公民,来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从长远角度来讲,这个世界上每个人会因此而受益,我宁愿被人们记住是为这个世界设计了一些非常好的建筑空间。SOM公司有海外国际工程的经验大概有50年,我们一贯的目标是:第一,不管做什么样的工程和项目,我们都希望有一个国际化的设计水准;第二,我们认为非常重要的是,我们觉得应该对当地的文化有一个非常强的敏感性;第三,创造价值,建筑师对客户来说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香港利安建筑设计顾问集团 成立于1874年,是亚太地区最大的设计集团之一,提供建筑设计、总体规划、室内设计和项目管理等服务。 演讲题目:《中国住宅和办公楼的未来设计路向》 董事长林光祺:中国住宅和办公楼未来发展和设计走向的问题。办公楼跟住宅是量最大一个建筑设计的范围,可以说也是一个很难讨论的范围,但也可以说最容易讨论,因为这是大家每天会碰到问题。近十几、二十年,每个开发商在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出新的题目,实际上为了达到一个销售的效果。中国的建筑,尤其现代建筑受国际的影响,最近二十年整个建筑开发可以说是紧跟国际的,一个最明显的地方,在1980年代看到的深圳到现在的深圳,1990年代开始看整个上海的开放到今天上海的情况,整个改动太大了。我们追求理念是,建筑透过我们的设计,它的价值会更高,其价值不单单是这栋楼,每一栋楼盖了之后对它周边的环境也产生了影响,可以把它的价值提得更高。 美国帕金斯威尔事务所 成立于1935年,在将工程目标转变为有实际意义的解决方案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并以善于满足不同客户的特殊要求而著称。 演讲题目:《公共建筑》 中国区总裁Ron Vitale:公司服务的一些项目,总的来说我们一般是先基地评估,然后可以做建筑设计,这样有利于我们找到好的解决方案,并且在此过程中和客户可以比较深入地交流,满足客户的特殊要求。近十年,我们开始做中国的业务,而且我们也雇佣了一些中国的人才来帮助我们了解这个市场,中国的开放政策让我们能够和董事会通过了在中国发展的一些策略。这几年能够一直的扩张,我们觉得非常地兴奋。 英国凯达柏涛集团 成立只有两三年历史,是由几个过去的国际公司合并组成的,它的排名2003年是第8位。 演讲题目:《TOD与建筑综合体》 中国总经理刘克峰:我们认为一个好的国际公司应该做到如下几点,第一,要保持国际性的设计水准,因为设计是一个建筑师专业的灵魂;第二,我们恪守的是希望能够在当地提供服务,因为建筑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专业,它的项目是建立在非常特殊的,不同的地段上的;第三,希望将国外或者其他相对比较先进地区的一些设计的专长带到国内来;第四,希望我们的公司在每一个地方,能够保持好的专业操守,能够和同行一起为客户提供好的服务;第五,希望通过在中国的实践,能够和国际上一些建筑师的操作和做法结合起来,而不单单是只提供画图的一个做法。 澳大利亚COX集团 成立于1967年,最近COX集团刚刚中标青岛2008奥运水上运动中心工程。 演讲题目:《国际化建筑设计公司的本土化服务——COX集团在全球的执业实践》 总规划师、悉尼城市设计协会主席Ian Connolly:当我们在研究当代设计潮流的时候,我们可以很清楚的意识到那种可以适合任何工程项目的大众化设计标准和风格已经成为历史。在21世纪这个全球化的年代,对本土设计而言,一贯明智的、经过深思熟虑的方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国际性建筑师,当在做一个国际性项目时,COX集团的建筑师和规划师首先考虑到是如何避免那种保守的本土化、民族化和先入为主的陈旧观念,相反,对那些构成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元素的理解和使用变得极为重要。地域的不同,设计上能够产生非常大的差异。就像中国人在很多想法上、方式上与美国和欧洲很多的想法和方式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对这些不同的理解,决定了我们在很多不同的国家、地区,在设计建筑的时候方法是不同的,需要采取不同的对策。 美国Smith集团 成立于1853年,擅长处理庞大复杂的工程,并创造富有想象力的空间。 演讲题目:《展现你的世界——从几个近期的项目看Smith集团设计哲理和方式》 中国首席代表朱轶俊:建筑产品是一个实用的艺术品,实用的艺术品它就是好用的,它不是光好看的,建筑师掌握了这个特点,要把科技的含量,把艺术的含量融合进去,然后来做这个设计作品,这个是我们公司的一个理念。我们始终在想这些问题,怎么样把建筑师和业主联系起来,大家能够找到共同的语言,这样业主满意,设计方案也比较容易通过,然后出来的东西,也不会太离谱。我们的集团有一个设计理念,就是怎样在过程中去寻找一种磨合,在磨合中将优秀的设计传统和当地的文化相结合,创造出富有想象力的空间,这也是一种追求,这种追求可能从集团诞生时候就有了。 香港巴马丹拿集团 成立于1868年,服务范围包括规划设计、建筑结构、机电方面的专业,善于从项目选址到设计、施工、监理及竣工验收后保修期监控全过程服务。 演讲题目:《建筑艺术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 首席设计师叶庆霖:巴马丹拿集团公司是中国开放以后,第一批回到中国大陆去做建筑设计机构,1976年开始南京金陵饭店是我们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一个项目。我们公司好像在设计上面没有锁定一个固定的风格,没有一些先入为主的一个观念,其实我们觉得受到很多传统文化,还有一些地域文化的影响,这对我们的构思还有实践设计的方案带来了多元化的思考。我们希望和发展商、客户共同在功能,经济效益、环境、地域文化还有科技、材料等不同的因素里面寻求一个平衡点,希望每一个项目都能得到业主的满意,经济上他们能赚钱,建筑设计方面体现我们的设计手法,并且为用户提高他们的生活艺术。三赢的局面,是我们最希望能够做得到的。 德国gmp建筑事务所 成立于1965年,是德国最大也最多产的建筑师事物所。 演讲题目:《面向未来的规划与建筑设计》 中国总代表兼合伙人吴蔚:今天我想主要的内容不光是我个人的观点,也代表整个gmp的观点,把目前世界范围之内一些建筑的形象提出来做一个反思,也做一个自我批判。我目前gmp8个合伙人唯一的中国人,也是唯一的非德国人,也是最年轻的一个合伙人。我之所以成为事务所的合伙人,我想在很大程度上说明gmp对中国市场长远的一种看重,也是想把中国作为一个gmp海外业务的一个重点。对于建筑,我们总认为它始终是人类存在的一种介质,它昨天是,今天是,明天还是。当今的建筑反映的当今社会价值观又是些什么呢?首先是平等的一种理想,无论在居住、工作、教育还是健康保障,这种平等无论在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大家追求都是一种平等;其次是在最小支出而达到最大盈利的这种商业原则的驱使下进行商业行为,而它的中心话题只有一句就是消费;第三是它的个性,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大家在说,国际化使建筑风格变的一样了,分不清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还是在欧洲了,形成一种建筑设计上的制服化,像人们穿的制服一样。其实,个性是跟自己的文化分不开的,所以每一个建筑必须要跟它所在自身的土壤、自身的这种文脉和环境发生直接的联系;第四,建筑的的意境和意义,一个好的建筑总能给人一种联想,一种遐想,一种超脱于现实的一种力量,我们始终在争取这个东西,在努力去做这个东西。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