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梦幻水乡将变玫瑰花园
摘要: 5月18日消息:江南千年古镇朱家角,近年来人气扶摇直上。根据上海市政府“一城九镇”的开发规划,这里迎来了重塑“江南第一镇”的历史机遇。在初夏迷朦的烟雨中,记者前往上海青浦探访了正在嬗变中的古镇。 ...
5月18日消息:江南千年古镇朱家角,近年来人气扶摇直上。根据上海市政府“一城九镇”的开发规划,这里迎来了重塑“江南第一镇”的历史机遇。在初夏迷朦的烟雨中,记者前往上海青浦探访了正在嬗变中的古镇。 梦幻水乡 朱家角素有“上海威尼斯”的美誉:镇内河港纵横,九条长街沿河而伸,千栋明清建筑依水而立,三十六座石桥古风犹存。虽几经沧桑,但明清的老街、老宅、老店,仍然保存完好;久远的古桥、古庙、古弄,撩开面纱,依旧“原汁原味”。远离大都市的繁华喧闹,朱家角以古镇的安逸和水乡的清俊,引得中外游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 走在青石巷子里,两边黑瓦白墙相峙。串串大红灯笼,高挂飞檐翘角。顺着枕河人家宅边斜探的老树,不时可见摇桨而来的小船,上有游人三五。历史上朱家角独集“三最”于一身:江南地区最大的古镇、松泽文化最早发源的古镇,也是上海最后留存的唯一古镇。这里有“江南第一”石拱放生桥、“江南第一”函大隆酱园、“江南第一”城隍庙双面戏台等多个“江南第一”。在上海市文管会最近公布的青浦区五十处“不可移动文物”中,朱家角就有二十五处之多,其历史之久远,建筑之精湛,在上海市郊首屈一指。 生态城镇 朱家角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有关人士介绍说,朱家角的建设和开发,将站在“水”文化和“古”文化的交点上,围绕“留存历史风貌、激活现代功能”和“生态居住”来进行。在零点六八平方公里的古镇区,将通过完全保留、保留修复和保留外观改造三种手段,原汁原味地保留古镇历史风貌;在二点四平方公里的老镇区,将起到协调过渡的作用,设计亮点是布置一条宽二百米、长三公里的珠溪路生态绿化带,把老镇区和新镇区分割成两个不同板块。 朱家角新一轮建设,可用“一心、二脉、三岛、四广场”的布局来概括。“一心”即围绕放生桥的核心区域;“二脉”即打造淀浦河和祥凝浜路两条水陆旅游景观线;“三岛”是指在“人”字形的古镇风貌保护区形成旅游发展的三个“景观岛”;四广场是指在古镇风貌保护区边缘开辟艺术展示区、水上码头区、商业娱乐区和旅馆设施区。 玫瑰花园 “规划先行”是朱家角中心镇建设的一大特色。由世界级大师设计、投资七十五亿元人民币的朱家角新一轮整体改造规划前些时候已经出台。值得称道的是,朱家角开发建设注重“群众利益优先”,妥善安置动迁农民。对那些动迁户,政府又建造了廉价商品房,给予优惠政策,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目前,朱家角镇区全长三公里的珠溪路,作为沪上第一条江南园林道路已正式竣工。来到珠溪路,可谓“车从林中过,人在花间行”。此外,由上海市区通往朱家角的轻轨线也正在规划中,将于二○○六年启动,两年后通车。届时,人们往返古镇将变得更加快捷。 到二○一○年上海世博会举行之时,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体现江南传统特色的现代生态城镇,将出现在“上海后花园”的青浦区。未来朱家角,梦幻水乡将变为现实中的玫瑰花园。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