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模式可实现“南北竞赛”
广元街头,市民一边烤火,一边织毛衣。 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建议集中供暖延伸到南方 2012年3月5日召开的全国“两会”期间,驻川全国政协委员张晓梅(微博)在《将北方集中公共供暖延伸到南方》提案中指出,传统的“秦岭-淮河”供暖线已经过时,建议将公共供暖延伸到南方。1月8日,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张晓梅。 她表示,“南方供暖”是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话题,她一直在尽力推动。目前,有个专家组与国家发改委下属低碳研究中心一起在做此项调研,张晓敏说,她提出的南方供暖提案,也是基于这个调研项目。“我还会继续努力推动南方供暖,但是否以政协议案的形式再次提出,尚需进一步考虑。” 南方可利用新能源供暖 中国合同能源管理网总裁萧评是这个专家组的一位成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他表示,南方供暖的讨论遭到不少专家反对,大家都在质疑能耗问题。但他说,其实南方供暖可以不走北方的老路,利用新能源是未来的新方向。 萧评建议,南方各地因地制宜采用新能源,主要考虑“天、地”两个方面。天上主要包括风能与太阳能;地上主要以地热和生物质能源为主。基于能源采集的成本考虑,生活采暖应主要将眼光放在生物质能源与地热能源。 萧评认为,目前,国内在能源利用方面存在不少浪费现象。其中,工业余能的浪费最为明显。以一些水力发电站的晾水塔为例,高温发电用水的热能本可以通过循环管道的方式,解决电厂附近家属区域的采暖问题,但事实上,这些热能都被浪费掉了。 传统北方供暖采用燃烧煤炭,或天然气的方式获得热能,目前,南方地区的单体采暖模式则一直与电力息息相关。萧评认为,南方推动集中供暖不应挤占有限的传统能源,而应该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的天然禀赋。 南方供暖可用市场主导模式 萧评还认为,南方供暖可走不同于北方集中供暖的“计划经济”旧模式,南方集中供暖要在供暖模式、机制上创新。北方集中供暖大多由政府主导,南方则可采取市场主导的模式,以符合市场规则的方式来推动这件事。南方供暖可采用新能源、新模式,然后与北方供暖展开一场“南北竞赛”。 萧评表示,南方以新能源、新机制的供暖模式若果真得到实施,其优越性甚至可以超过北方的传统供暖模式。在供暖模式上“南北竞赛”,会让相关部门及广大群众在比较中,了解新能源的诸多优势,从而主动选择在生活用能上向新能源靠拢。“如果南方供暖能以新能源、新模式推动,也是一大变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