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用热水器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发布
日前举办的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上,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发布了《中国家用热水器产业技术路线图》(2012版)。 这是家用热水器领域的首份技术路线图,规划了2012年到2020年间电热水器、热泵热水器及太阳能热水器产业的技术走向。 热泵热水器的研发方向包括安全可靠、关键零部件技术、舒适健康、节能、低碳环保、产品升级、建筑一体化以及智能化8个重点领域。
对于内置热交换器的寿命评价,目前除了基本承压、循环耐压和气密性等现有指标,开展内置换热器表面结垢后对换热性能及系统寿命的影响,到2015年配置硬度为2.5mmol/L的硬水,热水器保持在最大功率进行加热,内胆水温控制在55℃±2℃,连续加热100h,盘管表面不应全部覆盖结垢,加热效率不低于95%,到2020年完善内置热交换器抗腐蚀性能评价及表面结垢对系统加热性能及使用寿命评估方法,确保热交换器12年使用寿命,且在使用寿命内性能衰减不低于90%。用水安全方面强调将努力杜绝制冷剂泄漏产生的水污染,并通过各种温度控制技术防止烫伤。
舒适健康方面的研发需求主要体现在用水卫生、噪声、即开即热和热水输出率4个方面。其中,噪声以及热水输出率方面已经有了具体的目标。噪声研发包括新型隔音材料的应用、振动降噪技术应用及噪声品质研究。目前新型隔音材料的应用处于技术研发和储备阶段,到2015年,将形成完整的噪声控制和分析方法,并输出相应的分析工具软件,2020年开展超前课题的研究。通过振动降噪技术的应用,到2015年分体机室外侧噪声<52dB(A),室内侧<28dB(A);整体式机型室内噪声<52dB(A),室外噪声<57dB(A);到2020年,对应标准为分体机室外侧噪声<50dB(A),室内侧<28dB(A),整体式室内噪声<50dB(A),室外噪声<55dB(A)。其中,家用整体式(3kW以下)机型2015年及2020年相应标准分别为室内噪声<50dB(A),室外噪声<52dB(A)以及室内噪声<45dB(A),室外噪声<50dB(A)。开展即开即热技术研发,2015年研制出满足出水舒适性的产品,具备智能回水装置,2020年,实现即开即热热泵热水器市场系列化。通过研发,努力提升热水输出率,目标是到2015年,分体立式水箱热水输出率大于或等于85%,横式水箱热水输出率大于或等于80%;到2020年,分别提高为大于或等于90%以及大于或等于85%。
热泵热水器产品升级的研发方向包括能源综合利用技术、新蓄热材料(相变蓄热材料)、季节能效评价体系建立。建筑一体化则主要关注外立面安装、内置、工程配套三个方面的研发需求。外立面安装方面,关注水箱与建筑的结合,目标是到2015年,建筑可以预留热泵热水器的安装位置,到2020年,热泵热水器可以作为房屋的配套设施与房屋一体交付;内置安装方面,则鼓励开发吸顶式、嵌入式、隐藏式热泵热水器,最小占用室内空间,让热泵热水器与家庭装修完美结合;工程配套方面,针对目前产品尺寸规格大小不一、安装要求花样百出、配件各式各样、安装标准化低的现状,到2015年引领行业产品规范化、标准化,同热量产品尺寸一致,配件通用化,产品安装标准化,到2020年实现安装标准化、简单化,配件和产品一体化,建筑安装位置合理,方便维护操作。 智能电网家电、物联网、楼宇智能控制为热泵热水器智能化研发需求的3个主要方面。通过家庭能源管理融合技术的应用,到2015年,将阶梯电价、峰谷电价等资源与热水器结合,最大限度保证热水器在能源充裕时使用,保证能源合理调配;2020年实现供电智能化,即电网能自动的对产品进行电能传输调节。制定网络家电标准通讯协议,将低成本通讯硬件技术(无线/PLC)及远程诊断技术应用于热泵热水器,2015年可利用英特网及无线局域网等实现人机界面对接,2020年,实现在家电通讯协议框架下对热泵热水器控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