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品牌领袖峰会在北京召开
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企业品牌研究中心、中国广告主协会联合发起,中国品牌领袖峰会主办的“2012首届中国品牌领袖峰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会长郑斯林等出席会议致辞,并为入选第一品牌的26家企业颁奖。 本次峰会旨在通过搭建一个来自国际和本土品牌领袖人物思想碰撞的盛宴,各级政府领导、企业领袖、学界和媒体精英将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解读品牌政策、交流和探讨品牌建设大计。 品牌领袖峰会的举办正是结合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机遇期的背景。一方面国内企业必须加快品牌发展,重新塑造比较优势;另一方面,由经济社会转型所带来的需求结构转型和市场结构调整,企业考虑如何更好的适应转型中的消费市场,更好的抓住中国发展和转型到来的机遇。 杨学山副部长在致辞中指出,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特别强调了品牌创建能力对于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为品牌建设指明了方向。从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行业质量管理工作的职能出发,提高品牌创建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在谈到加快和深化推进品牌建设工作时,杨学山提出3个特别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是要充分认识品牌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紧迫性。当前我国正处于向工业强国迈进的关键时刻,支撑我国成为工业大国地位的重要基础是从以低劳动力成本、低技术含量为主要特征的竞争力向以质量品牌为核心的竞争力转变,这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解决好的大问题。因此,要站在增强国际竞争力、加速向工业强国转变的角度,重视和加强品牌建设。在国务院印发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培育100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及1000个国内知名品牌的目标。从这个目标看,工业品牌建设的任务还很艰巨,也十分迫切。 二是要研究和掌握品牌培育的科学方法。现在有许多围绕品牌的评价活动,科学、客观的品牌评价活动有助于优秀品牌的宣传推广,也有助于企业改进品牌培育活动。品牌价值的提升,是一个和企业的战略、技术、质量、信誉,以及品牌管理机制等许多方面联系在一起,跨越企业成长不同阶段这样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品牌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要看到其内在的科学规律,培育品牌就要认真研究优秀品牌成长过程中那些共性的规律,按照这些规律构建科学的品牌培育方法,并将这样的方法推广到更多的工业企业中去,达到品牌培育能力的目标。 三是要发挥社会各界的作用,合理推进品牌建设。工业品牌建设既是一个关系到各个方面的复杂的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广大企业、科研院所、新闻媒体和消费者组织等社会各界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