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30年里,尽管在世界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环境和社会方面的问题将严重危及已取得的发展成果,甚至可能导致经济倒退。近期,全球经济体系仍深受多重危机折磨,节节攀升的油价给经济发展施加了更多压力。
自然资源消耗量持续增长,如果世界经济继续按照预期的增长速度发展,自然资源的枯竭速度将进一步加剧。这给不可再生资源和依赖于生态系统的可再生资源同时敲响了警钟。过度开采可导致生态系统崩溃,且一旦崩溃就无法挽回。据预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0亿,届时如何满足全世界人口的食物需求将是又一项巨大挑战。因此,可持续消费与生产的根本目标是使经济发展与环境恶化脱钩。 可持续消费与生产模式的实现将持续推动我们赖以生存的经济发展和人类福利的改善,包括卫生和教育的改善。换言之,可持续消费与生产的宗旨是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效率提升、事半功倍”,并改善所有人的生活质量。通过减少资源消耗、环境恶化以及废弃物和污染物等方面的影响,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就国家层面而言,许多国家均采取了可持续消费与生产行动方案或战略。如非洲的加纳、毛里求斯、坦桑尼亚和赞比亚,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的巴西、哥伦比亚、古巴、多米尼加共和国、厄瓜多尔、墨西哥、秘鲁和乌拉圭均已起草了此类行动计划。而在欧盟地区,捷克共和国、芬兰、波兰和英国都制定出了各自国家在可持续消费与生产领域的全国性专门行动方案。而在其他一些地区,如东南欧地区、东欧、高加索和中亚地区、北美地区和西亚地区,国家层面上的可持续消费与生产规划已成为可持续发展领域国家战略或其他中短期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在推动可持续消费与生产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活跃的角色。实际上,许多信息化政策和计划都是自愿性的,并以企业社会与环境责任原则(CSER)为基础。目前在许多地区,使用可持续性报告的趋势都在上升,表明实施资源效率、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计划的区域数量在逐渐增加。同样,环境管理标准也被越来越多地采用。例如,在亚太地区大部分国家,2006年至2010年期间,采用ISO14000标准的企业数量增加了130%以上。此外,企业界还建立了许多信息共享平台,就更广泛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交流,如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和非洲企业可持续发展论坛等。 此外,民间社会组织(CSO)在确保政府和企业坚持关注可持续消费与生产方面,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世界各地,民间社会组织始终是可持续消费与生产的坚强拥护者,和向民众进行宣传介绍、提供培训、授权和赋权的重要渠道。尤其在非洲,民间社会组织还通过资助可持续产品的发展,宣传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创办企业以增加收入等方式填补了该地区对可持续产品支持力度不够的缺陷。在西亚地区,许多民间社会组织的活动虽然没有被冠以可持续消费与生产相关的名称,却通过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各种活动和教育计划,明显推动了可持续消费与生产。 尽管政府、企业和民间社会组织已采取了一系列广泛的活动,然而,我们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实现可持续消费与生产模式的目标,而可持续消费与生产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 未来之路,我们翘首以盼,准备迎接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会议(里约+20)来临之际,在全世界范围内执行现有政策,推广能力建设活动,并分享促进可持续消费与生产模式方面的经验显然已必不可少。
鼓励所有领域的决策人积极行动,实现以下目标: 1、将持续消费与生产纳入政策框架和战略计划。 2、确保收集更多的可持续消费与生产数据,以衡量政策的有效性并跟踪政策的执行进度。 3、从经验中学习,制定最优政策组合。 4、提供有效的政策框架,鼓励企业对可持续消费与生产进行投资。 5、在国内生产总值以外,采用另一种经济发展的衡量方式。 6、更加重视需求方,以促进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7、有效利用各参与方和地区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并进一步发展该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