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摘要: 尽管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规模已经居于世界前列,但“大而不强”、核心技术缺失、政策不配套等因素依然严重困扰行业的健康发展。有鉴于此,通过借鉴发达国家扶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并结合中国现实国情及新 ...
尽管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规模已经居于世界前列,但“大而不强”、核心技术缺失、政策不配套等因素依然严重困扰行业的健康发展。有鉴于此,通过借鉴发达国家扶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并结合中国现实国情及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律,提出如下建议: 因地制宜地选择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重点 从国家层面来说,明确发展重点比具体扶持手段更重要,即“发展什么”远重于“如何发展”,方向错了,南辕北辙,一切努力都是白费。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的具体内容看,一般都在规划中明确了本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重点、发展目标及扶持手段等。目前在国内新能源领域,一些企业从国外引入技术后,利用国内廉价的资源和劳动力大规模发展,随后利用低价策略争夺市场,严重扰乱了行业发展秩序,削弱了本土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因此,更应抓紧做好顶层设计,出台国家层面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新能源产业的战略目标、发展重点、配套政策、时间表和路线图,作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的纲领性文件,指导产业发展和布局。 政府应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 新能源产业在成长初期,一般都面临市场发育不足、成本高企、竞争力弱等问题,如果没有针对性政策扶持而任由其在市场竞争中自生自灭,新能源产业很有可能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扼杀在摇篮中而难以成为参天大树。因此,要使中国的新能源产业更快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通过价格、税收等手段扩大新能源产业市场空间,进一步完善有关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通过这些政策措施,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增强新能源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积极引导培育对新能源产业的消费需求 新能源产业尚处于成长阶段,面临潜在市场空间巨大、现实市场拓展艰难的共性问题。西方国家不仅注重基础研发和技术转化,还非常注重消费市场的培育和引导。例如,为了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欧盟制定了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促进旧车的淘汰,并降低电动汽车的登记及流转税。欧美政府还主导建立了碳排放交易市场,人为地为低碳经济和新能源创造新的需求。中国新能源产业起步晚,整体实力还不强,建议借鉴发达国家扶持新能源产业的做法,在市场推广、示范应用、政府采购、财政补贴、市场秩序等方面加大扶持,引导培育市场。例如,为推动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不仅要提供价格补贴等购置环节的优惠政策,还可规定路桥收费减免、停车优惠等保有环节的激励政策。 大力培育新能源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中国新能源产业在许多关键领域对核心技术的掌握和整个技术体系能力都和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技术落后直接造成了价格无法下降、竞争力弱,从而制约了新兴产业国内外市场的发展。如果大量的核心技术还是要靠到国外购买,不仅获得的利润很少,而且各大企业还容易打价格战。因此,必须大力培育新能源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形成持续创新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