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作品 室内设计 查看内容

日本moss住宅

2013-8-31 02:2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698| 评论: 0

简介:惠比寿边,涩谷河畔,那一抹绿,那满眼木,moss house在此独伫,任由nendo鬼斧神工般 的“折腾”后,焕然一新,正应了那句老话“老树开花又一春”,而这花开得是这么美, 这么灿。 谈及木制住 ...

惠比寿边,涩谷河畔,那一抹绿,那满眼木,moss house在此独伫,任由nendo鬼斧神工般的“折腾”后,焕然一新,正应了那句老话“老树开花又一春”,而这花开得是这么美,这么灿。

谈及木制住宅群,在亚洲除了台湾就剩日本。在这个如此狭小的土地上,各种资源稀缺如金,而大和这个民族却不吝木材,在住宅上挥木如土,在古代一座座木屋即已拔地而起,完好保留的建筑文化遗产自是视之明珠般珍贵。面对当今老房翻修的热浪,日本木屋也不甘寂寞。昂贵的花销,坚固的材料,现代与传统的风格混搭,种种门槛并没有给日本人追求艺术与舒适双重和谐的过程中设下绊脚石。
moss house在翻新的过程中追逐潮流选择了超轻钢结构。木质集成住宅的结构体系具有独
特的通融性,这能很好地满足建筑内外部空间的设计要求,也给超轻钢结构的使用提供了创作空间。在翻修的过程中超轻钢结构体系作为木屋的附龙骨,仅为0.55MM的厚度却坚固无比,足可起支撑围护的作用;而且这种用钢量最为节省,材料损耗率几近为零,绝对是极至的方式,符合节约节能要求外,更贴近日本资源稀缺的国民现状。不可不提的是这个岛国为地震多发区,防震、防风、防潮、防腐将轻型钢的优点再次彰显,而且独特的快速建造装嵌速度作为技术上的支持,使得这种材料在日本的销售一发不可收拾。

由于屋主对于房屋翻修后功能性上有些变动,从原有的民宅改为民用办公一体,因此对木结构的要求有了更高的要求。nendo对木结构建筑系统进行研究后,从节能性、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隔音性、环保性等方面做了一些改变。木方、板材、保温棉填充的木结构墙体与混凝土结构相比,在保温性上更胜一筹;因为这种优异的保温特性,在此生活的人们尽可享受木结构住宅的冬暖夏凉,天然的材料,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而且透气性好,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以及适度均衡的同时,这种绝缘材料绝不会对人体磁场造成干扰。强韧的木质外加面板结构体系,抗冲击荷载的同时对周期性疲劳破坏更具抵抗力,给抗震性方面提供基础保障;而且这种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结构更是能够很好接受风吹雨打的最好表现,绝对是经久使用的最佳选择。低密度与多孔结构给生活工作提供隔音保障,没有了混凝土建筑的撞击噪音传递的问题,给使用者提供静谧空间的需求。
室内设计方面设计师更是以“服水土”的姿态高调亮相。与建筑外立面结合,或称之为相
得益彰,来自岸边苔藓的灵感,给室内抹上一道绿色的风景线。用二维图像手法将自然的感觉引入室内,达到室内外的连贯感。苔藓肌理作为一种功能性,将枯燥的光面墙体以绿色渲染开,干燥的苔藓附于钢材下,或作为隔断,或设置在电缆出口、门框把手处,抑或作为楼梯走道的壁纸使用,避免了清冷之感,视觉表层很有质感,设计师结合了木质本体,再以草这一元素达到设计初衷——回归自然。设计中找寻的平衡感被折中灌用在室内外景观的延续,图腾、材料、色彩的使用将这种介于人造与自然间的材质形态用于冲击观者的视觉。

木质体建筑的翻修不仅存在于民宅,对于古建筑、遗迹等也值得深思。如何保护文化?如何继承文化?如何传承文化?这种思考不是日本的专属特权,作为木质建筑始祖的中国更应直面现存的问题,还以下一代一个更真实的历史。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