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LA PLANTATION璃墟艺术中心
此案中,张行将空间设计当作一场进行中的艺术进行创作,将一座荒废的车间,经过其智慧的劳作,赋予新的空间形态和使命,以此向殷墟文化致以敬意,也表达出我们对中国文化艺术励志秉承之情。 “对于我而言更是一次面对设计的自我参悟。”言语间张行不禁感慨良多。“在这场设计中我首先是要摆脱以往的思维惯性,彻底释放自己,不只是为了设计而去设计 “艺术理应以一种朴素而高贵的姿态存在。我觉得过于浮躁激进的建筑不太适合这里,工业时代留下的历史痕迹值得珍视和保护,泛滥的设计只会使厂房原先的形态被破坏殆尽。我要做的是让新建筑以谦逊的方式在旧建筑上面继续生长。”看来张行的确经过不少思虑和选择,而所用的材料不过是防腐木、清水砖、混凝土、还有铁板和钢架,很是朴素寻常,这正是他想要实践的建筑材料。放眼环顾,有别于一号地艺术园里清一色的砖石建筑群落,璃墟呈现雅致而内敛的建筑面貌,亲切朴素又有如庙宇般的淡泊静谧,看似不经意间且流露出几许卓然的气度。砂地上竹影扶风,莲叶间水光潋滟,阳光在转折错落的栅幕墙上随意挥舞着时间的笔触。行至门庭,忽闻得头顶上传来喃喃细语却找不见人影,寻声暗问,才发现在高大的栅幕墙后面原来是人影绰绰、别有洞天。抬眼间楼阁若隐若现,舒展的穿廊和露台则凌空架在了竹丛流瀑之上,如此惬意的情境不禁令人浮想联翩:“今夜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自门而入,拾级抬头看去,巨大的书法装置静静地悬浮在有两层高的挑空之上,匆匆步履间忍不住直上二层一看究竟何物如此气度?发现是一处如禅舍般素简的听琴之所,天花板下铺展着的乃是怀素的草书长卷《自叙帖》,自叙的是大师毕生习字的经历与心得。书法长卷边,轻纱如瀑倾泻而下,层层叠嶂,分隔了空间,也似乎分隔了世间。把靠穿廊一侧的门次第推开,再放进啾啾鸟鸣,再放进清风拂面。来吧,此时煮茶焚香已不足以重要,重要的是能够坐忘于市井喧嚣之外,徜徉至晋唐千年以前,面朝艺术颠峰来一次虔诚的仰望。 能容纳一百多人的小剧场是多功能的空间,同时也可以做展览、发布会、看电影和听音乐会。站在舞台上放眼望去,高大的车间建构依然清晰可辨,观演区设计成联通至二层的大台阶,木质的台阶和拢音墙色彩亮丽,与车间里钢架混凝土厚重的灰色形成强烈而又舒适的对比。在开敞的楼层中划分出观演场所的界定,几十把收集来的旧椅子样式各异,看似随意地三三两两摆放在台阶上,犹如一群栩栩如生的观众。与寻常的剧场所不同的是,还有一些特别的观众是麻雀和蝙蝠,甚至还会有猫头鹰飞进来四处看看,其实它们才是车间里的原住民。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