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彦:高端住宅需“全面发展”
“高端住宅是给有财富、有素养、有追求的高端人群所盖的房子,和面积大小及所用材料无关,关键是要能满足高端人群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近日,梁开建筑设计事务所顾问总建筑师、中房协人居环境委员会专家组组长开彦在接受《中国建设报·中国住房》记者专访时,对高端住宅的要素与问题作了梳理,并表示高端住宅未来应立足市场需求全方位发展,用人性化与精细化设计提升居住者的生活品质。
中国住房:当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以抑制投资性需求为主,这是否对高端住宅的发展造成影响? 开彦:是的,实际上国家对高端住宅的发展一直采取限制政策,无论是供地还是容积率都有严格的控制,这也造成我国的高端住宅供应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国内不让买怎么办?很多富人于是纷纷跑到国外去置业。从长远来看这对于行业和国家发展都是不利的。 我认为还是应该采取等级税收的方式对高端住宅的发展进行调节,而不是通过“一刀切”的方式将市场需求一并砍掉。高端住宅、普通住宅、经济适用房的税收应该拉开档次,也可用资源占有税来区分,住得越高级,占的地越多,交的税越多。我国人多地少是现实问题,富人占用了更多的公共资源就应该多交税,这是合情合理的。然后,政府再把这些钱贴补给穷人盖房子,改善穷人的居住环境。这并不是“劫富济贫”,而是通过税收杠杆调剂社会资源。 合理地处置土地、财税、市政等政策性支持,高端住宅才能得到合理合法的发展,而不是采取回避政策。保障性住房建少了,穷人没有房子住,社会矛盾会很大;不给富人盖房子,同样富人也会产生一堆矛盾,会觉得得不到应该享受的生活。所以,国家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去满足这些人的正当需求。高端住宅的市场是存在的,既然市场存在就应当满足市场的需求,这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中国住房:不少楼盘打着高端住宅的旗号吸引财富阶层,你认为什么样的住宅才能称之为高端住宅? 开彦:要称之为高端住宅,需要满足以下10点要求:对场地资源的充分利用。这种利用不是破坏,而是顺应生态自然的改造,要对住宅品质构成提升的功能。交通方便。前些年,一些富人都到北京郊区买别墅,因为交通不便,房屋使用率很低,最后变成了保姆、服务人员的住处。配套要齐全。人是社会的人,总会有各种需求,买高端住宅是为了更好的生活,配套齐全与否直接关系生活方便程度。周围环境的健康营造。创造一个有品位、有景观的生态环境,而不是简单的模仿。建筑设计要高档、舒适。能够满足高端居者的不同生活理念。充足的邻里交往空间。克服邻里之间“老死不相往来”人情淡漠的现象。要满足绿色建筑、健康建筑、生态建筑的要求,用科技打造居住品质,这也关系到建筑的有效寿命。丰富文化内涵。满足生活的个性化情趣要求。良好的物业管理。通过管理使房子增值。实施开放性,不要深墙大院,要共享社区公共文明,提升区域板块价值。 中国住房:目前我国高端住宅的发展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开彦:很多高端住宅片面追求豪华,采用大量贵重材料进行堆砌,过分显示财富和身份,对于资源是很大的浪费。由于高端住宅大户型居多,在户型设计上容易出现空间利用效率低、家庭氛围不够温馨等问题。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前期规划时更注重精细化与人性化设计,做出内涵上的高端。 此外,很多高端住宅片面追求水边、湖边、山边,在建造时将公共资源圈为己有,这对于其他民众来说是不公平的。实际上,是否高端与是否占有这些自然资源没有直接联系,在市区甚至贫民窟附近一样能做出高端住宅。我印象深刻的是台湾马路边上的单栋高端住宅楼,整体依势而造,没有特定的花园,没有高墙深院,花草就是沿着人行道种植,其中点缀一些麻雀雕塑,同时还建造了屋顶花园,虽然地方很小,但是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处处显示了高端的生活气息。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