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查看内容

时评:从迪拜富豪爬楼谈超高层负面效应

2013-8-30 14:44|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886| 评论: 0

简介:现如今,技术层面的问题已经不是制约超高层建筑的主要因素,相反,超高层建筑给社会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却值得我们予以重点关注。 最近,迪拜著名的住宅大楼公主塔8部电梯全部故障,住在顶楼的富豪业主被迫爬97 ...

现如今,技术层面的问题已经不是制约超高层建筑的主要因素,相反,超高层建筑给社会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却值得我们予以重点关注。

最近,迪拜著名的住宅大楼“公主塔”8部电梯全部故障,住在顶楼的富豪业主被迫爬97层楼才能到家的新闻,让超高层建筑(摩天大楼)再一次引发热议。

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的快速发展,摩天大楼的数量和高度也同样在被不断刷新,这种“更上一层楼”的追求及“高楼情结”现象令人担忧。技术层面的问题已经不是制约超高层建筑的主要因素,相反超高层建筑给社会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却值得重点关注。

从成本上看,超高层建筑开发建设成本高,后期维护运营费用大。因其容量大、人口集中,容易给城市交通、消费、饮水、消防等带来巨大压力。目前一些城市把过多的城市功能集中在城市中心区,造成了大量超高层建筑集中在这里,其直接后果是:人口过度集中,绿化空间被占据,人均绿地面积减少,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而且,超高层建筑在建设过程中,既不利于交通,也容易形成两道回音墙,造成噪音污染。

从使用环境来看,超高层建筑的适用性也有无法避免的缺点。超高层建筑窗户终年紧闭,一年四季只能靠空调调节气温和空气,强风下高楼上部的轻微晃动总是令人不适。另外,超高层建筑里工作人员很多,要到达顶层甚至要在楼层中间换乘电梯。如果电梯出现故障,给使用者带来的麻烦更大,上下班的人流高峰,将造成楼层拥挤,容易造成“热岛效应”和“峡谷效应”。

从安全性来看,超高层建筑也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困难。因层数多,人员集中,垂直疏散距离远,发生火灾时,要使人员迅速疏散到地面或不受火灾威胁的安全部位是十分艰难的。我们知道,消防部门的云梯只有100米高,如果超过消防登高车辆的高度则根本无法进行室外救援,除非动用直升机灭火,可是协调还需要时间,只能依靠自救,即依靠室内十分受限的消防疏散设施。

再从城市景观上看,超高层建筑破坏了城市的整体风貌和景观。因盲目学习国外超高层建筑的风格,我国一些城市的建筑已经失去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和城市特色。同时,超高层建筑挡住了城市景观的宽阔视野,一些城市高楼和古建筑混合,打破了以前和谐的布局,让人觉得不伦不类。

最后从文化角度来看,超高层建筑带来文化的迷失和反人性化。有位建筑设计大师曾说“属于一座城市的地标性建筑,远离了这座城市所向往的精神气质,游离于生活在城市时空中的公众文化心理,那无疑是城市公共建筑在美学和文化上的败笔。”这些不被认同的建筑,凸显了一些建筑设计者在审美方面的落后与盲从,也说明了一些城市管理者在城市文化上的迷失。另外,超高层建筑使很多人拥挤在一起,可能有上万人在一起工作,大量的人乘坐地铁换乘到自己的办公位置,下班后再返回,这本身也是反人性化的。

今天的摩天大楼风潮早已不仅仅是为了利用城市土地,促进商业发展了。这么多超高层建筑群体的存在,更像是商业资本和地方政府“合谋”造就的奇观,混杂着土地增值和形象工程的渴望。

对城市而言,一幢有特色、有文化内涵的建筑物是一座丰碑,体现着思想观念、审美情趣,其所蕴含的城市文化可以折射出所处环境的文化传统、人文精神。建筑集中表现了城市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追求,而城市又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和标志,人类文明正是由一座座富有个性的具体城市构成。一旦一座城市里的建筑不再是艺术和秩序的象征物时,就会起到完全相反的作用。

与此同时,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智能建筑、生态建筑、生命建筑等,将成为人类对建筑的新追求。因此,一个城市或企业是否要发展超高层建筑一定要慎重考虑,那种以超高建筑作为城市形象的观念也应该尽早彻底转变。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