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莹:挑选设计师 简单中透露中不平凡
钥匙到手,终于可以享受折腾的乐趣——装修了。先干什么?卖地板的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卖墙纸的说,大调子决定方向;家具商们不甘落后,揭竿而起,打出“先选家具,后做家装”的口号;卖灯具的也很凑趣,专讲灯具是眼,点睛之笔可以先行,心灵窗户美了什么都美;点缀真正窗户的布艺商们,也不想等着最后一杯残羹。哪个环节都怕工程进展到后面阮囊羞涩,都想抢在前头一锤定音。
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是,先选定设计师!设计师才是解决众多专业问题的关键。如今室内设计也同其他时尚一样,不说一季一变,至少一年一换。记得某次我被邀中国新锐设计师论坛唐山站作讲座,另一位讲演人就是香港高文安先生。这位五十岁开始练习健美的传奇设计师,象我多年前刚认识的时候一样,也没变化。作自由提问时,一位女设计师问:“有消费者说,设计师一上三十便没了创意,应该改行。”这位被誉为香港室内设计行业之爸爸的高大师以此算来,可以被设计界开除两次。不过大师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和观点力挽狂澜。他真正的创作生涯是从三十以后开始的。三十岁以前,不懂生活,也就不懂设计。设计师不是艺术家,但是在体验和创造生活的艺术。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包括健康、资历和眼界。. 挑选设计师吧,先不要谈艺术理想,也不要去关心人家头发多长裤子有几个洞。最要紧的,是看能不能解决你们的生活需求和习惯问题。他理解你们的生活方式吗?对美好事物的感觉,能有共鸣吗?你们提出的要求,他听得懂吗?能有办法解决吗?如果某设计师高调提出要引领你的生活品位,培养你的艺术情趣,改变你的生活方式,注意,他可能就是让你在新房坐立不安夜寝难眠的那个正神。 记得另一次和国内知名南方同行舌战,题目是“室内设计是服务还是艺术?”酣战之际,我突发奇招,问:“若为一对老年夫妇设计住宅,从何开始?他的答案不出意料,没有跑出“中式风格”之说,解释原因是大概老年人喜欢中式。当我抛出先考虑安全更重要,地面防滑、减少锐角、木制把手等一系列杀手锏,对方即刻溃不成军。我总结道:拿人家的房子玩你的艺术?有没有搞错? 挑选结婚对象,需要关心“体健貌美肤白”,或是“自有企业、车、房、事业成功”等资讯是否属实,以及亲朋好友帽根同事是否满意;制造艳遇,却往往只需要一次真正动心。挑选设计师,则须兼有。如此一说,难度实不亚于前两者。 所以我在回答关于“三十岁改行”的问题时,顺便提醒了在场的小设计师:不曾按揭,何以知道房奴愤愤然戚戚然表情之下那根深蒂固义无反顾追求稳定的草之根意识?不曾同居,焉知家庭生活内容何以构成?不做父母,岂知三口何以为家?不曾有过分分合合吵吵闹闹来来往往,怎能理解人生真谛,营造幸福生活环境?没条件购房的,先结婚吧,没条件结婚的,就先过二人世界的生活,如果这个都不易做到,那就不妨将手上工作松一松,好好谈几场恋爱再说。(作者系多维设计事务所大陆设计总监)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