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查看内容

时评:政府应完善大气污染治理制度

2013-8-30 14:26|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37| 评论: 0

简介:近日,全国各地遭遇罕见雾霾天气,PM2.5值频频爆表,妨碍交通出行,威胁身体健康,北京局部地区浓度日均值甚至超标10倍,令人担忧。PM2.5最大的制造者是谁?面对突如其来的恶劣污染灾害天气危机,政府应当如何应急处 ...

近日,全国各地遭遇罕见雾霾天气,PM2.5值频频“爆表”,妨碍交通出行,威胁身体健康,北京局部地区浓度日均值甚至超标10倍,令人担忧。PM2.5最大的制造者是谁?面对突如其来的恶劣污染灾害天气危机,政府应当如何应急处理,而市民要怎么在浓浓雾气中“突围”?我们该从这次事件吸取什么教训?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小川、能源基金会赵立建就此回答了网友的提问。

PM2.5爆表最根本原因是污染物排放量大

赵立建认为此次PM2.5爆表的最根本原因是污染物排放量过大,大气污染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化石能源的燃烧,而中国的煤炭占一次能源的比例将近70%,是世界上煤炭消费量最大的国家。煤炭燃烧所产生的各项污染物是大气污染最大的来源。另外机动车尾气排放也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潘小川补充道除了总体上污染物排放在增加是一个原因以外,气候变化因素,如北方地区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在升高也有一定的关系。

对于最近备受关注的冬季集中供暖问题和此次雾霾天气的关系,潘小川认为冬季供暖也是一个造成污染的原因,因为冬季北方供暖主要使用的也是煤炭。赵立建建议可以采取热电联产配以严格的污染控制措施,或者用天然气或可再生能源替代。而南方供暖最好因地制宜,先保证建筑节能,再用相对节能的分布式能源解决供暖。

面对PM2.5爆表不必太恐慌

有一些网友对此次雾霾事件十分担忧,认为政府应当发放口罩。潘小川认为政府没有必要发放口罩,因为发布的空气质量指数并不是人体实际的接触水平,人体实际接触水平还要根据接触的时间计算。目前的指数反映的是24小时连续接触该水平的含义,如果不是连续24 小时接触该浓度水平,实际发生的健康危害要相对小很多,民众不必太恐慌。空气清新器和绿色植物都对减少PM2.5有一定的效果,可以在家中使用和放置。如果是有基础疾病的人,尽量少出门,不要去接触这种严重污染的空气即可。

治理环境政府承担更大责任

关于空气污染的应对,赵立建认为这是公共事务,政府应比个人承担更大的责任。空气污染的产生有诸多原因,他建议政府要借鉴国外污染治理经验,根据污染源制定针对性政策,制定更严格的各行各业空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及时地修订更新相关规划、标准,还要加大执行的力度,完善落实规划。

潘小川表示,政府的政策在过去一段时间对大气污染的治理力度的确不够,具体执行的问题也有很多,但只要改善这方面问题,再增加资金和科技投入,蓝天重回中国大部分城市的日子不会太远。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例子,20年以内应该没有问题。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