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中的“冰棍现象”
9月20日,在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天津“五大道”揭牌仪式当天,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委员会、天津大学以及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同期举办了第二届“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法国图尔市市长让·杰曼出席会议并致辞。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上,国内外39位专家学者围绕历史建筑保护的理论研究、运行机制、技术操作三大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警惕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中的“冰棍现象”,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观点。
天津拥有许多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图片来源:百度) 城市发展给历史建筑 保护带来挑战 天津早在1986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它们既传承着悠久的城市文明,同时又是这座城市特色的重要载体。 然而,与我国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一样,近些年来,天津在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做好文化遗产特别是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合理利用,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无法回避、也是亟待探讨的问题。 单霁翔说,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我国各类历史建筑保护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折射出的矛盾异常突出。而在历史建筑保护中遇到的问题尤为急迫,面临的冲击也尤为明显。很多历史建筑群处于城市中心地带,在城市发展空间的巨大需求和土地供给日益短缺的压力下,首当其冲地成为房地产开发拆迁的对象。事实上,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拆除历史建筑、进行房地产开发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这对文化遗产保护、对城市肌理和个性特征都带来了不可挽回的伤害。 本次会议的名誉主席、著名学者冯骥才也认为,我国正在进行高速的现代化建设,历史遗产的保护受到空前强大的冲击。面对这样的冲击,我们一方面要强化全社会对文化保护的自觉,一方面还需要各种不断进步的理念、办法、经验,来解决历史建筑保护的现实问题。
“不许动”“不愿动”“不敢动”是历史建筑保护工作中“冰棍现象”的具体表现形式(图片来源:百度) 天津保护实践的 总结与前瞻 近些年,天津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有效保护了一大批优秀历史风貌建筑。 2005年9月,天津市正式实施《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依据“修旧如故,恢复原貌,安全适用,合理利用”的原则对历史风貌建筑进行保护。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副局长路红从法规体系、保护管理体系、保护技术体系、保护理念、资金体系等方面对5年来的实践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天津重视邀请公众代表参与历史风貌保护工作,如参与保护项目的论证会议、方案审批、施工监督等环节,在网站上设立公众信箱,在媒体上公示保护名录等,使保护利用项目能够让更多的市民了解并参与。“5年来,无论是历史风貌建筑的确认,还是修缮方案的制定,包括对违法行为举报,全市各行业、专家学者、人民群众都积极参与。” 在保护技术体系方面,天津完善了基础信息体系、整修标准体系、科技研究体系3方面内容。以科技研究体系为例,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针对保护难题,在历史建筑的消防、结构防震、风格鉴别、人文历史史料的挖掘等方面作了一系列研究,并将各项科研成果转化到保护实践之中。 路红同时指出,天津在历史建筑保护的技术标准、传统工艺、保护材料、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如目前设计、监理、施工等方面还是套用国家新建建筑标准,对历史建筑的修复不适用。再如天津市的历史风貌建筑常常运用琉缸砖、砂缸砖、手制青红砖等特殊材料,但是如今制作这些材料的原料、工艺正在减少,为今后这类建筑的修缮带来难度。 由于很多传统的修缮、装饰工艺中断了几十年,目前传统工匠非常少,虽然天津较早开展对传统工艺的收集和整理,但还未形成体系。为此,天津今后将加强技术标准的完善、建立传统材料生产基地、建立传统工艺资料库和传统技术人才基地。 对话热点: 谨防“冰棍现象” 山西省应县木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木塔年久失修,近20年来修护方案一直“难产”。对此,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张威表示,要谨防建筑遗产的“冰棍现象”:由于不敢触碰,一些历史建筑就像冰棍融化一样慢慢消失。在现有条件下,应县木塔维修容易出现纰漏,因此修缮方案一直悬而未决。这种“不敢动”的思维使得木塔处于危险之中,政府部门应该尽快采取措施。 张威指出,“不许动”“不愿动”“不敢动”是历史建筑保护工作中“冰棍现象”的具体表现形式。一些人认为,历史建筑遗产必须“原汁原味”,甚至强调“只许看不许动”,加以冷冻式的保护,这使建筑遗产得不到合理的利用。不论国际宪章还是国内法律,“合理利用”都是建筑遗产保护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在可控范围内,要允许合理利用历史建筑遗产的实践。 来自沈阳建筑大学的陈伯超则针对沈阳方城的保护问题与专家们交换了意见。他认为,方城作为沈阳历史悠久的城区、故宫所在地,应对原有的井字街主干系统和“九宫格”空间格局给予保护,不可仅仅出于加大气派的意愿,而不顾历史真实性,随意将故宫对面的街坊拓展为大面积的宽阔广场与绿地,也不应假借恢复历史原貌的旗号,重新打造十字形的街道系统,或建造历史上从未存在过的十字街与井字街的叠加景象。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