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牌建筑设计师:进中国前请三思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著名建筑师在中国和中东地区开展建筑设计工作。毫无疑问,对于建筑行业来说,这是个低迷时期。而大家在欧美市场的明显低迷中却也赶上了亚洲和中东地区的建设浪潮,这些地区对品牌设计的巨大需求,为建筑师们创造了一个功成名就的绝佳的时机。 进中国前请三思 美籍犹太建筑师丹尼尔·李布斯金(Daniel Libeskind)曾公开发表评论说,设计师们在去中国工作之前必须得好好地思量一下。他的这番评论引起业界的广泛不满,许多建筑师也指责他十分虚伪,因为他自己的公司刚在香港承接了一项工程。 不过李布斯金的言论也代表了一部分国外建筑事务所的意见,在他们看来,中国的很多业主一方面盲目追求大牌建筑师,另一方面却不能给与建筑师专业上的尊重。也就是说,一家国际知名的建筑事务所在中国接到案子并不难,但是业主可能会随意改动你的设计,或是要你做违反行业内常规的事。 2002年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在刚刚承揽了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这项工程时就暗示说,到这座塔状的建筑——庞大的镂空雕刻梯形建筑物——完工时,中国对于电视广播的审查制度可能也已经发生变化了。不过库哈斯先生认为,在任何情况下,市场力量都会战胜意识形态。他也因为持有这一观点而闻名业内。 很多事务所对于中国建筑行业的这种现状非常头疼,美国tvsdesign的主设计师Kevin Gordon就曾说过,中国业主给出的设计时间之短让他们很吃惊,虽然他们能够完成任务,但是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建筑师他还是表示:“这样的快速设计与建造对于城市来说还是有风险的,因为一栋两年建出来的建筑也许需要在这个城市中存在几十年甚至更久。”而赫尔佐格德梅隆事务所的合伙人阿斯坎·梅根塔勒(Ascan Mergenthaler )则直接表示,他们虽然已经在中国成名,但对于那些不遵守行业常规的业主他们只会友好的回绝掉。 当然也存在有很快适应中国的事务所。洛杉矶知名建筑师汤姆·梅恩(Thom Mayne)在上海承担了建设某公司总部的工程就说:“建筑是一门需要进行谈判的艺术,它有很强的政治性。如果你想让建筑物拔地而起,就必需有一定的交际手段。”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