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请背起行囊去游历
建筑师是需要一点游历生涯的,背起行囊,去探寻工作、生活以外的世界,以便获得日后的经验,这尤为重要。 30年代,菲力浦·约翰逊来的雅典卫城,面对宏伟的古代建筑,深深为其博大的气势所震撼,散发了一生对建筑艺术的追求…… 安藤忠雄,两年的欧洲生涯,奠定了方与圆、光与影的哲学概念…… 当我离别故土,踏入文化迥异的各种城市,领略到形形色色的建筑风光,喜悦和忧虑交织,希望与失望同在,这些都促使我进一步探索建筑的意义。 上海,中国的东方明珠,政治、经济、文化聚集的华东重镇,近些年来以日新月异的建设速度,创造了亚洲发展史上的奇迹。
夜上海那份瑰魅会感染每位艺术家(图片来源:百度) 在这座大都会里,时钟在飞快的旋转着,多元化的文化冲击,使它呈现出瑰丽迷人的景象…… 昔日"滚地龙"式的贫民窟不见了,代之以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小区;"石库门"式的里弄建筑正不知不觉悄然退出的历史舞台…… 而象征着殖民史的"殖民风格"建筑,却依然屹立在浦江两岸,向南来北往的过客叙述着过去的故事…… 与此同时,一种怀旧的建筑文化也四处弥漫着――新古典主义,一种用现代材料表达典雅、高贵的建筑风格…… 古北新区,一个代表这种风格的区域,一个上海最尊贵与时尚的居住区域,鹿特丹花园、罗马花园、名都城等欧式建筑闪烁其间,熠熠生辉。它们粗糙的石材底座、精美的山花、优雅的柱式,使人仿佛倘佯于异域的风光。它们的繁华的,而表情却是那么的忧郁,而这种忧郁的繁华正装点都市"新贵"们的生活与心境…… 众所周知,上海曾经有过一段屈辱的殖民历史,但几十年后的今天,它已傲立在世界东方的舞台上,它需要的是一种积极向上、振奋人心的时代精神。然而,当你漫步在上海街头,随处都可以感受到"殖民文化",翻开这里的建筑期刊,几乎期期都充斥着这种风格的新建筑介绍。 而且,这种情形也不仅仅发生在上海,"新古典"之风正吹遍神州大地…… 这,不由得使人困惑和迷惘?! 此外,一种极度新奇的、现代化的都市形象正在浦东生长起来――现代化的新结构和新材料,大胆的造型手法,没有过多文化背景的顾虑,没有热工上的考虑,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师们在这里驰骋挥力,表达他们各自创作理念。其结果是,这里的城市形象正成为世界各地的翻版……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