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勤俭筹办世博会 不追求“标志性建筑”
上海世博会行政中心可能是当今世界最忙碌的办公场所之一。每次走进其中的世博大厦,都会在电梯间看到一个小小的提示牌,上面写着两行字:“三层之内,请您步行;少启动一次电梯,可节电一度”。 小小的提示牌,反映了中国勤俭办世博会的精神。中国是第一个举办综合类世博会的发展中国家,必须勤俭办博;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实践好这一主题,更离不开勤俭。申博成功七年多来,中国勤俭办世博的点点滴滴,正汇聚成一笔宝贵的世博精神遗产。 如何办一届勤俭的世博会,一直是对世博会组织者的一大考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上海世博会执委会主任俞正声多次强调,筹办和举办世博会,要在保证成功的前提下厉行勤俭,不必要的项目不要搞。 世博会组织者明确提出,不追求建设“标志性建筑”,不搞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而是更加注重世博园区建筑的整体空间效果及其高效利用,把人类对未来城市发展的思考作为上海世博会最宝贵的遗产长久流传下去。 随着筹备进入倒计时,上海世博会组织者又“砍掉”了一个“豪华”的世博会开幕式方案。这一方案将宽阔的黄浦江两岸作为表演舞台,可容纳几十万人露天观看,场面非常壮观。据了解,目前上海世博会开幕式方案仍处于高度保密中,但脱离不开简朴、热烈的原则,也更接近于近几届世博会的传统,规模不会很大。 如今,走进上海世博会浦西园区,一抬眼就可看到一栋外墙由40多万块残砖烂瓦构筑而成的“新建筑”,这就是作为世博会创新项目“城市最佳实践区”中的唯一乡村案例――宁波案例馆。 在浙东一些偏僻的村落,近代历史上由于物质匮乏,老百姓只有捡拾富贵人家丢弃不用的残砖烂瓦,才能盖一两间简屋遮风避雨。久而久之,用残砖烂瓦盖房,成为一种独特的传统建筑工艺。但随着近些年经济的快速发展,被称为“瓦爿”的残砖烂瓦被大量废弃,成了难以处理的建筑垃圾。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