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井冈山笔架山景区服务设施
简介:项目名称:江西井冈山笔架山景区服务设施 设计者:韩冬青、马晓东、顾燕、王恺、钟华颖 建设地点:江西 井冈山 场地面积:34240m 2 建筑面积:13580m 2 竣工时间:2008年11月 摄影:王正 国家级 ...
![]() 项目名称:江西井冈山笔架山景区服务设施 设计者:韩冬青、马晓东、顾燕、王恺、钟华颖 建设地点:江西 井冈山 场地面积:34240m2 建筑面积:13580m2 竣工时间:2008年11月 摄影:王正 国家级风景名胜井冈山风景区的笔架山景区,以绮丽的高山景观和亚热带植物多样性为特色。游客接待中心和建于不同高度的3个索道站房是笔架山景区开发中基础设施建设的一期工程。游客接待中心位于进入景区的主入口。它主要提供信息指引和餐饮服务。索道站房的功能包括游客候车、缆车库房、设备机房、控制室、办公、茶室和贵宾接待等。自然景观的保护和地方文化的延续是该项设计的核心议题。设计团队投入数月的时间,对当地的村落和民居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以期理解山地景观的结构和要素,探寻地域传统聚落的自发生长方式和建造技术特征。建筑设计基于对两个关键问题的思考:其一,如何使建筑与山地地貌和景观建立起最恰当的形态联系?其二,如何延续乡村的建造文化并使之满足新的功能和技术的要求? 建筑的基地位于地形变化十分复杂的山坡上。在尽力维护原地形高差、树木、溪流水体等环境要素的基础上,设计顺应山坡的自然肌理采用小体量组合的方法,小尺度策略弱化了建筑自身的表现,从而使自然景观成为这里的主角。同时,小体量更能与自然要素建立起温和的形态联系。为了保护和延续日渐式微的民间建造文化,建筑师采用乡间传统的木构技术。应对索道机械设备所产生的动力荷载及当地潮湿的气候,设计选择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作为建筑的基座,其上叠加民间木构。地方木构与现代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嫁接组合表现了自明建构的设计理念。就地取材的竹、石、砖瓦被组合运用,强化了建筑作为地方景观的认知影响力。这些建筑的木构部分由地方工匠配合完成,工匠的合作为民众参与建造的组织模式积累了经验,有助于地方工匠系统的延续,他们的劳作也为建筑注入了更多的文化感染力。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