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家装如何不忐忑
春分已至,伴随春天的不但有舒适的天气、新鲜的心情,还有家装那些事:装修污染让身体不堪忍受;预算陷阱让血汗损失惨重;材料回扣让信任饱受打击;费用增项使心情倍感沮丧…… 日前,本报对岳阳家装市场做了个小调查:有八成消费者认为装修是一件心烦多于愉快的事情,相比之下,通过品牌家装公司服务消费者的抱怨显得温和许多,甚至有消费者认为家装有惊喜。如此看来,装修怎样安全放心?家装能否物美价更廉?什么样的服务才是最贴心?记者综合几日调查记录,总结了如何2012年家装消费不忐忑。 超六成消费者很关注家具建材环保问题 将近四成的参与者认为,并不信任家具品牌的环保宣传。他们觉得家具在环保的性能上都相差无几,而他们面对环保问题时解决方法显得传统很多,觉得搬回家去“放放味儿”即可。事实上,媒体已经多次试图更正消费者的这一观念:“有毒不一定有味儿,没有味道也不一定环保。”面对如今严峻的家装家居环保问题,消费者显然显得无处可逃。而事实上,商家、行业主管部门和国家有关监管部门应负更多的责任,不应该将环保风险转嫁给消费者。 超过七成参与调查者希望品牌更亲民优惠活动更多 价格偏贵是参与者对家居卖场最大的意见。超过两成的参与调查者,希望卖场能适当调整品牌结构,让一些便宜的品牌也进驻卖场。这样,消费者能买得放心,也买得起。同样与价格有关,超过七成的参与者希望卖场能组织更多有价值的优惠活动,包括一些品牌与品牌之间联合的整体优惠活动,而不是某个品牌小打小闹的八折九折优惠。通过卖场的影响力获得实惠,是消费者最期待的事情。 六成参与调查者很在意销售人员的服务态度 在购买过程中销售人员的态度直接决定了消费者对待卖场的看法。超过六成的参与者认为,品牌销售人员的态度和卖场工作人员的态度同等重要,都对于自己对这家卖场的看法和态度起了重要的作用。而有三成的参与调查者认为,如果自己选择了卖场,那么卖场有责任为自己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务,让自己的权益获得更多的保障。 近半数参与调查者对网购家具建材心存不满 网购正风靡,网购衣服、鞋子、日用品等,而家具建材的网购在调查中遭受了很大的“歧视”。半数的参与调查者表示自己不信任网购家具建材,并不会轻易尝试,而只有不到一成的参与者为网购投了满意票。在近半数有过网购经验的调查参与者认为,网购的产品质量、物流和售后服务不能让他们满意。而这也是消费者一直质疑的网购家具弊端与劣势所在。看来网购家具要想更进一步发展市场,还要尽快想办法弥补这些先天不足。 七成的参与调查者表示“信任家装公司” 在“是否信任品牌家装公司”的问题中,品牌家装公司的声誉良好,七成的参与者均表示信任。近两成的调查参与者都选择了“一般”这个中立的选项,他们认为自己并不能完全相信家装公司,哪怕是品牌家装公司也好。另外,选择“不信任”的消费者选择信任品牌家装公司仅占一成。 也有参与调查者感觉“装修令他们愉快” 家装给消费者的感觉到底是什么?有人认为,家装是一件让他们非常痛苦的事情,也有参与者认为家装是凭运气的事情。 调查后记者发现,人们所担心的问题是,装修中会存在合同上的陷阱,也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并且更加担心自己是在做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而另有参与者认为,既然已经预知家装的烦恼与风险,就应该尽量摆平心态去面对这件事情,品牌家装会带来惊喜。 综上所述可以说明,消费者非常渴望省心、省时、放心的装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