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千亿削山建城 沦为“鬼城”风险大
近日,陕西延安投资达千亿启动的总规模达78.5平方公里的新城建设格外引人关注。从2012年开始,一场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正在延安市以超常规的方式进行。根据正在实施的“中疏外扩、上山建城”发展战略,延安市将通过“削山、填沟、造地、建城”,将用10年时间,最终将整理出78.5平方公里的新区建设面积,在城市周边的沟壑地带建造一个两倍于目前城区的新城。工程耗时耗财之大有目共睹,“削山建城”在成为人们关注焦点的同时也引来各方面的质疑,而最让人担忧的是,如此耗资巨大建造出的新城是否会沦为“鬼城”呢?经过多方分析新城沦为鬼城风险还是挺大的。 削山建城不是简单的“城市外科手术” 延安的“上山建城”其实只是造城运动的一个缩影。削山造城,虽然反映出城市扩展的迫切,但其对应的经济、民生、环境成本和风险,不可不察。正因风险巨大,政绩工程的质疑声才会如此强烈。 延安方面称新区建设采取逐步投入的过程,先启动的一期工程预计总投资35亿元,采取的是市场化运行机制。市场化机制不意味着政府无需出钱。事实上,仅这期工程中,市财政已经投入五千万。如果算上其他数期工程的投入,加上新城建设的后期投入,包括迁移成本、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等,政府出资数额难以估量。 新区选址与老城区紧密相连,新区不乏人气”,由此支撑起来的经济回报是否抵得上投入呢?遗憾的是,城市扩张的规划亮明了向山要地的必要,罗列了对新城的预期,但我们自始至终,都没有见到一笔有关“上山建城”的细账,以及对环境、对迁移者常规生活环境打破带来的暗成本。削山建城不是简单的城市外科手术,保证不变“鬼城”的信心,恐怕支撑不起市民的期待。 新城与老城相连,依然难逃“鬼城”之嫌 对于如何防止出现“鬼城”现象?延安市市长表示,为避免此前一些城市新区与老城区距离太远而“人气不足”的问题,延安新区选址与老城区紧密相连,将来还将修建多种类型的通道做到“无缝”融合。 而延安城区人口密度1.39万人并不是已经到了极限。比如香港中心城区早已经突破了2万人/平方公里,北京核心城区2011年人口密度就超过了2.2万人,而上海中心城区16828人/平方公里等等,这些城市人口密谋都远远大于延安。另一方面,新城78.5平方公里,按人口密度1万人/平方公里算,可以容纳78.5万人,就算按5000人的密度算,也可以容纳39.25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