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8亿元建人工沙滩 市民质疑乱花纳税人钱
港府斥资2.8亿元(港元,下同)在香港大埔龙尾滩打造人工沙滩,工程招标本月12日截止,预计11月动工。环保触觉连同香港中文大学9月到龙尾滩抽验海水样本,发现大肠杆菌样本平均超标近两倍,泳滩等级属于极差,质疑港府浪费公帑兴建一个不宜游泳的海滩,更直言港府建设人工沙滩,是将纳税人的钱倒入大海。 团体:大肠杆菌超标水质差 位于大埔的龙尾泳滩是港府因应大埔区议会的建议,以及区内人士的需要而兴建的。自2005年起,政府就有关的工程项目进行了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估,于2010年获环保署发出“环境许可证”,并于今年7月获立法会财务委员会通过拨款申请。工程主要包括建造一个长200米的泳滩,并在两端各设一道护沙堤、一个防鲨网、一个公众停车场、护土墙以及相关道路、排水渠和污水收集系统工程。预计在泳季高峰期时泳滩的使用率会多达每天4000人次。 但有16个保育团体发起联署反对兴建。环保触觉主席谭凯邦表示,该会9月到龙尾滩抽取两个水样本化验,显示分别每毫升含大肠杆菌27个和9个,平均每毫升达18个大肠杆菌数量,即每百毫升有1800个。按环保署的泳滩水质等级,超过610个已属“极差”,如今两个样本平均超标两倍。同时,谭凯邦指出龙尾滩的潮间带生态价值高。 昨日,多个环保团体与香港政府各个部门会面商讨人工沙滩事宜。环保团体建议将人工沙滩改建为生态泳池,设有透明玻璃分隔泳池与海洋生物,泳客可以一边游泳,一边欣赏水中生物,而造价将减少近一半。对此港府回应指出,该处海滩土地有限,并不适宜改建为生态泳池。 港府:有关工程明年可改善水质 港府发言人表示,已因应环咨会的建议进行了生态调查,将填海面积减少,并在施工期间采取缓解措施,以尽量降低工程可能对该区海洋生态带来的影响。此外,有关部门亦会在施工期间及完工后在项目周边范围进行监察及评估。 就水质方面,渠务署现正在该区包括芦慈田、龙尾、黄竹村及大美督进行污水收集系统工程,将这些村落所产生的污水收集,送往大埔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有关工程将于2013年完成,而相关的村屋污水接驳工程进展理想。政府预期上述工程完成后,龙尾泳滩一带的水质在未来数年将会有改善,符合泳滩的水质标准。(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发言人指,目前大埔区现时虽设有大埔泳池,但该区以至其邻近的北区目前没有任何公众泳滩设施,因此地区人士均十分支持和渴望龙尾泳滩项目能尽早落成,以满足区内人士对公众泳滩设施的需求。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