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工程管理 查看内容

2012年中国建筑业在缓行中觅机遇

2013-8-29 13:18|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773| 评论: 0

摘要:   2012年是十二五的第二个年头。随着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的定调,各行业、各地区的十二五规划的陆续出炉,已经翻过的第一页,可以判断2012建筑业的发展情况。    建筑业增速放缓   经过飞速发展的十一五 ...

  2012年是“十二五”的第二个年头。随着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的定调,各行业、各地区的“十二五”规划的陆续出炉,已经翻过的第一页,可以判断2012建筑业的发展情况。

  建筑业增速放缓

  经过飞速发展的“十一五”,“十二五”建筑业飞奔的脚步将有所放缓。2011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达到11.7万亿,增速达到22.6%,预计2012年这一增速将放缓至20%以内,产值为14万亿,增加值为3.8万亿元。

  增速放缓的季节恰是建筑企业需要缓下来思考的季节,喊了多年的“转型升级”必须要落到实处。通过推进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精细化管理、绿色节能技术等方式不断提升建筑企业项目管理、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管理效率与效益,树立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建筑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掣肘重重促转型

  房地产业受抵制。“十二五”期间,房地产市场调控加码。2011年12月,全国房屋开发投资6254亿元,同比增长12.3%,增长幅度逐月下滑;而房地产开发企业本金资源来源全年仅增长14.1%,其中国内贷款零增长,个人按揭贷款负增长,自筹资金压力剧增,调控成果凸显。至少“十二五”前两年,房地产企业面临过冬形势,资金链、开工量下滑等压力已传递到建筑业。一批中小型企业主有的跑路,有的跳楼,有的卖项目,剩下的中大型房地产企业纷纷转型,万科、龙湖等企业龙头更是倡导“标准化”改革、信息化建设等。

  海外市场挑战多。据商务部统计,2011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034.2亿美元,同比增长12.2%,新签合同额1423.3亿美元,同比增长5.9%,是近十年以来增长幅度最小的一年。近两年,海外事故频发,有地区安全风险等不可抗力因素,但更多体现的是“中国式”打法、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等越来越难适应新形势的需求,而中国企业间的“同质化竞争”又添了不和谐的一笔。

  2012年,从国际环境来看,全球经济依然较为低迷,不排除二次探底的可能。全球资金流动趋紧,金融机构普遍惜贷,工程投融资困难的情况仍将持续。欧美国家债务危机下,当地建筑业务萎缩,发达国家承包商将转向非洲、亚洲等中低端海外市场,挤压我国海外承包商生存空间。而中东、北非地区动荡可能继续存在并有蔓延趋势,对我国海外工程市场安全造成威胁。个别地区地方民族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等思想抬头,给我国海外承包带来巨大挑战。

  能源成本与原材料成本压力倍增。“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了未来五年政策导向,其中包括健全节能减排激励约束机制,而相关的发展目标包括,单位GDP消耗降低16%,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

  在强大的碳排放和能源压力下,“十二五”期间可能会执行新的能源、原材料和水资源定价政策和更严格的环保法规,建筑业的成本可能还会进一步上升。

  不仅是建筑业本身的能源成本上升,由于钢铁、水泥、玻璃等建材行业向来是能耗大户、污染大户,建材行业通过新技术、新工艺等方式节能减排所带来的成本压力势必传递至建筑行业。而建筑业原材料的成本高达70%左右,节能减排所带来的成本上升将是建筑业不可承受之重。

  人工成本压力不减。《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表明,“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形成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职工工资收入水平合理较快增长,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绝大多数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规划还提出,到“十二五”末,我国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要达到90%,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80%;劳动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社会保障制度覆盖所有劳动者,就业稳定性明显提高。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