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马志伟指出支持青海建设黄河谷地沿黄公路大通道
“受自然、地理、发展基础等条件的制约和困扰,青海与全国的差距很大,而且与西部各省区的差距也在不断拉大,为此我深感焦虑。”这是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政协副主席马志伟见到记者时说的第一句话。 他指出,黄河谷地是青海省龙羊峡水库以下至民和县寺沟峡口之间320公里的黄河沿岸地区,地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贵南县、贵德县,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同仁县,海东地区的循化县、化隆县、民和县,是青海省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但谷地两侧的浅脑山却是青海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他指出,黄河谷地是青海省仅次于湟水流域的第二大人口密集区、耕地集中区和农产品产地。黄河谷地的综合开发利用,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配置青海省生产力资源的战略举措,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重要步骤。黄河谷地公路交通建设是百万亩整理土地发挥效益、小城镇建设、公路交通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旅游业发展、水电资源开发、水利事业发展,维护青藏高原稳定、国家安全和青海省和谐发展的需要。 “然而,目前黄河谷地交通基础设施仍然存在通行能力不足、技术等级低、抗灾能力弱、路网不完善、配套资金难等问题。集中表现为‘三低’:一是公路密度低,二是网络化水平低,三是技术等级低。”马委员对记者说。 他表示,沿黄(河)公路大通道建设将产生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但沿黄公路建设投资规模大,工程艰巨。青海省各级财政皆依靠国家补贴维持,交通规费收入仅能勉强维持公路的正常养护,仅靠青海的财力无法建设沿黄公路。 马委员建议国家在资金、政策、项目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支持青海建设黄河谷地沿黄公路。另外,他还带来了《关于开工建设青海格尔木至新疆库尔勒铁路的建议》。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