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工程管理 查看内容

百年公馆收破烂拷问古董建筑保护

2013-8-29 13:13|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594| 评论: 0

摘要:   百年前纱厂老板建的公馆,出租给人收破烂。听起来就是天方夜谭,可有实实在在的摆在眼前,不由你不信。报道几天前就出来了,如鲠在喉心疼了几天不知该做什么,如今这篇报道仍高挂在哪里,这百年老建筑真的就不值 ...

  百年前纱厂老板建的公馆,出租给人收破烂。听起来就是天方夜谭,可有实实在在的摆在眼前,不由你不信。报道几天前就出来了,如鲠在喉心疼了几天不知该做什么,如今这篇报道仍高挂在哪里,这百年老建筑真的就不值钱了,不待见人了?

  据长江网讯:目前,武汉市拥有国家、省、区级不可移动文物和优秀历史建筑共计450处。其中,江岸区有131处,汉口铭新街历史建筑更是云集。记者来到铭新街17号,这是紧邻江汉路的一座老建筑,上世纪初一个纱厂老板做的公馆。从外观上看,它依稀有着百年建筑的风采,大气恢宏的欧式风格,巨石基座,灰色水泥外墙,整个结构也保存完好。但是外观已经残破不堪,二楼的古典西式窗户被拆下,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无烟灶台。这栋历史建筑的整个一楼被租给一个废品回收的老板,里面异味十分难闻,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废品。这座老公馆的租价也极低,面积200多平方米,每月租金仅2000多元钱。记者从社区居委会了解到,一楼成为废品站已经上十年了。

  与此有同等待遇的还有位于江汉路泰宁街2号的汉口《民国日报》的旧址,位于胜利街255号的日军军官宿舍。汉口的《民国日报》旧址已被被列为市级文物,但一楼已被商家改造得面目全非,大楼外立面上也是横七竖八铺满各式广告牌。现在内部多作为一楼商铺的仓库使用,楼板承重有着安全隐患。

  武汉的考古可上溯到距今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汉口古有夏汭、鄂渚之名。黄陂区境内的盘龙城遗址是距今约3500年前的商朝方国宫城,是现今发现且保存最完整的商代古城。汉阳及武昌皆有1800年历史,而汉口1861年3月正式开埠。在老汉口镇的下游沿岸先后开辟了英、德、俄、法、日五国租界,汉口由传统商业市镇向近代都会转型。成为长江沿岸最早的三个通商口岸(镇江、九江、汉口)之一。汉口的对外贸易几乎可以与上海并驾齐驱,因此中西合璧的老式建筑颇多,也是现存已不太多的古董建筑。

  在蜂拥而起的到处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浪涛下,如此之多的老建筑被毁坏,被改建,不由人不心痛,也让我们明白不能把眼光只盯着长城、故宫这样的大型文化遗产上,古董建筑同样需要关注。在武汉建设文化武汉之际,有这么多老建筑出现这种状况,是给建设文化武汉贴金抹粉,还是建设其他的需要撤掉这些老东西,而找的借口?我们不得而知。我们从报道中还了解到:近年,“古董房”有少数幸运儿,得到了应有的待遇。工行耗资亿元改造了花旗银行,中粮华悦管理有限公司花4600万元重装了“涂堃山公馆”,农行花2800万元将汉口老租界的原“法国东方汇理银行”进行了加固整修。据有关人士介绍,“如果按相关规定使用、装修古董房,并非普通企业和个人可以承受的。”因为真正按古董房的标准进行加固、修缮,要比重建一座房子的花费还要大。

  既然按古董房的标准进行加固、修缮,要比重建一座房子的花费还要大,为什么初始不做好保护性的工作那,预先防范,非得事到临头临时抱佛脚。从这点上看,我们保护文物古董建筑上还存有不同程度的盲区。2003年,武汉市颁布了市政府第138号令,即《武汉市旧城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该《办法》不仅对优秀历史建筑的使用、修缮作出规定,与此同时也表示可对损毁历史建筑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我们需要《办法》,更需要的是监督执行。建设文化武汉不能光停留在口号上,要反思“汉骂”,建设精神层面的,也要保护好现有文化,保护和发展物质层面上的,精神和物质都需要传承,只有二者都建设好了才是真正的文化。

  花旗银行、涂堃山公馆、法国东方汇理银行等都是幸运儿,得到了加固整修。象“纱厂”这样其他公馆没有这么幸运的还有吗?只有把《办法》执行好落实好,才能没有幸运儿,有更多的是平等对待,更多古董建筑得到修缮和保护好。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