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调查报告
力助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加速实现住有所居 ——本溪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调查报告
实现广大群众住有所居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住房是民生工程,因而格外受百姓关注。近日,记者对辽宁省本溪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走访调查。 在本溪市彩屯地区,当群众听闻记者是来调查住房建设问题的,纷纷围拢过来。有人对记者直言:“咱平头百姓小康不小康,那要看住房。”也有群众说:“过去,这里是采煤沉陷区,现在处处是高楼啊!”当记者问及他们的总体感受时,大家的一致回答是:“咱本溪这些年的变化老大了,楼也越盖越多,不但马路宽了,环境也好了。” 记者在本溪市城乡规划建设委员会了解到,几年来,本溪市委、市政府为落实国家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指示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筹谋划,扎实推进辽宁省下达的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目标,初步建成了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力助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速实现住者有所居的建设目标,居民居住水平明显提升。 以科学发展观多方举措 保持强力推进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本溪作为我国重要钢铁与煤炭生产基地,几十年时间内,群众住房建设一直都是围绕钢铁厂与煤矿矿区建城的旧式居住发展格局,历史遗留问题严重。例如,采煤沉陷区的棚户房、城市危房险房等问题较多,如今要偿还这长期以来积存的城市建设欠账,其困难可想而知。 为了将《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落到实处,本溪市委、市政府把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群众的利益和住房制度改革作为重中之重,想尽一切办法、克服一切困难,逐步建立起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 本溪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国内外选取并邀请了顶级专业设计团队,如德国莱茵之华设计集团、美国建筑与城市设计有限公司、IBI工程项目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日本株式会社三菱地所设计机构、英国UA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和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有限公司等多家规划设计单位开展了沈溪新城中央文化区城市设计方案竞赛,由有关专家进行集中评审并采用。经过科学地规划,首先,他们实施企业搬迁,将在主城区中的40多家企业移至产业园区;其次是改造主城区,着重进行采煤沉陷区治理、棚户区改造和城市危房险房改造,还在主城的基础上复制和延伸开发新区。以长远的发展规划为蓝图,本溪市着实强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 “十二五”开局年 超额完成廉租房实物配租任务 2011年,辽宁省给本溪下达的廉租房实物配租年度指标是4290套,在这个指标的基础上,本溪市政府自定目标是4300套。为确保目标的实现,市政府先后出台10多项相关配套方法和实施操作方案。本溪市利用政府新建住房、政府投资收购房源和租金核减等多种方式推进保障房建设,并在2011年底完成年计划的101.5%。 为了让更多城市低保和低保边缘户都有房住,本溪市政府在房源很有限的情况下,还采取了百姓住房,政府出钱的办法,通过公有住房长期租赁、核减租金的方式,落实廉租房实物配租。据了解,目前,本溪市享受租金核减的贫困户有1470户。 严格履行建设程序 把好工程质量关 为保证安居工程质量,国有工矿区棚户房改造项目由本溪市政府采购办统一组织招标工作。政府采购办严格履行招标工作程序、执行国家有关规定,通过抽签方式确定资质符合要求的招标代理公司。监理单位招标由市财政局组织执行,确保了有实力的监理单位对政府投资建设的保障性住房进行监理。监理实行24小时站式服务,保证了工程的建设标准、建设安全和质量。质量监督由市场质量监督站全过程检查。本溪市要求施工单位合理安排工期,全力组织保证施工。在狠抓工程质量关的同时,政府要求施工单位把安全施工放在首位,做到建设的人性化、布局的合理化,在较小的套型内实现基本的使用功能。同时,政府强化竣工验收工作,确保每套住房都达到入住即可使用的条件。 本溪市政府的相关单位,也主动为项目建设提供高效服务,全面优化办事流程,减少环节,实行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等绿色通道,全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度,实现了“十二五”开局年各项目标的实现。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