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陡涨净利被抹掉三成 机械企业影响不大
人民币持续升值的脚步还在继续。 昨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延续此前6个交易日持续升值的态势,第7个交易日升值,报6.2881元;在中间价的强力带动下,即期汇价也是一开盘就触及涨停板,而且,全天绝大部分交易时间,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都停留在6.2252元的涨停板上,最终再次以涨停板报收并刷新汇改以来的最高值。 所谓人民币中间价,可以简单理解为人民币“官方汇率”,央行每天早间会公布这一数据。至于更多代表市场需求的人民币即期汇率,每天只允许在中间价上下1%之内波动。 在人民币升值趋势短期内难以扭转的情况下,不仅是银行(详见东方早报11月14日A40版),突如其来的汇兑风险让部分中小型出口企业也深感有些“措手不及”. 中间价“7连涨”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1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较前一交易日升值10个基点,并连续3天刷新半年来新高。 在询价市场,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开盘再触1%的波幅上限。这已经是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连续12个交易日触及1%的日间波幅上限。 “涨停以后没法交易,客户询价还是很多,我们又不知道接下来价格还会怎么走,手中一堆外汇头寸已经接近银行上限,很尴尬。”上海一大型银行交易员前日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曾如是表示。他并呼吁央行入市解救银行。 但从昨天的情况来看,央行仍然奉行“减少干预”外汇市场的原则,仅仅是通过连续上调中间价的手段来给即期汇价更大的上涨空间。但这还是及不上市场预期,即期汇率再度涨停,央行又不入场托市,银行还是出不了货。 一位银行交易员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央行可能还在观察市况:“央行的思路应该是尽量市场化,减少市场干预;没人知道监管层怎么想,他们可能也在看吧。”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民币即期汇率连续多日触及涨停,主要还是由于前期美国推出QE3导致的一波投机行为在作祟。”随着投机情绪的消除,人民币连触涨停的情况也将不再出现。 企业措手不及 但面对人民币重新回归升值通道,由于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一些中小企业原本就微薄的利润率,其实已在逐步被汇兑损失所侵蚀。 “最近几个月人民币升值的确给我们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压力。”上海一服装出口企业的财务部经理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说。 上述负责人介绍说,今年以前,由于人民币一直处于单边升值的状态,企业一直都是通过银行的远期结汇业务来锁定未来的结汇价格,而且通常都是订单签订后立刻就去结汇,越晚的话损失可能越大。 “从去年年末开始,人民币汇率开始有升有降,特别是5月以来的贬值迹象进一步加强,我们就基本不再通过银行进行远期结汇;可是,8月以来人民币没有‘预兆’地又再次逐步升值,由于没有提前做好汇率应对措施,公司确实有些措手不及。”上述负责人说。 他给早报记者举了个例子,“以7月下旬的一个订单为例,订立合同时的人民币对美元在6.33、6.34附近,现在银行的挂牌价已经在6.23左右,单就这笔订单计算,净利润就损失了1到2个百分点,等于全部利润的15%-30%被抹掉了。” 人民币的升值,使部分出口企业不得不逐渐被迫改变接手订单模式。 “现在我们主要以接短期订单为主,周期在半年左右的中长期订单,我们需要多次商讨才能下决心。”上海一从事食品出口企业的霍先生表示。 早报记者同时了解到,由于自身对汇率判断的准确性不够,部分企业开始倾向于通过外汇期权为自己在汇率风险上购买“保险”. “去银行提前锁定汇率本身也有风险,一旦自己对汇率的判断与实际的汇率走势不一致甚至相反的话,公司不仅不能规避风险,甚至还可能亏钱。”上述食品企业相关人士表示,通过向银行事先支付一笔期权费,公司在未来一段时间后就可以约定汇率与银行结汇,若到时候汇率与企业自身预期不一样,也可以选择不“行权”,损失的仅仅是这笔期权费。 相比缺乏汇率风险防范机制的中小型外贸企业,大型企业由于提前建立了灵活的资金处置和衍生产品运作,在控制汇兑损失的风险上的压力小了很多。 作为中国最大工程机械生产商,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早前接受路透社采访谈到企业如何规避外汇风险时表示,“我们每两周会有个集团高层会议,专门讨论汇率问题。我们有个专业的团队,同时跟很多大银行也有合作,有很好的规避汇率风险的机制。” 企业规避汇率风险 2008年,我国执行强制的结汇制度,企业出口商品和服务所收入的外汇,除按规定保留一定额度外,其余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卖给外汇指定银行,后者又将外汇卖给央行并形成外汇储备。对于新修订的外汇管理条例,一些外贸企业表示,这一条例将增加企业在结售汇方面的自主性,有利于企业减少因人民币升值造成的损失。 中国机械进出口集团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进出口贸易、以及国际工程承包的企业,去年公司进出口总额达10亿美元。2007年,他们企业因人民币升值造成的直接损失高达4000万元人民币,减少结汇环节之后,他们就可以减少这方面的损失。 2011年,温州市工行、华夏银行等银行纷纷推出人民币外汇掉期业务。为外贸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规避汇率风险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人民币升值对工程机械出口影响不大 今年以来,业内很多人士认为,人民币对欧元的被动升值,将影响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出口。 从长期来看,出口企业将受到汇率升值的负面影响。但从短期来看,目前人民币主要对欧元升值的幅度最大,对美元升值的幅度相对较小。而我国工程机械企业的主要出口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像非洲、中东等以美元结算的地区。 另一方面,影响出口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国际市场的需求拉动。同时,人民币升值也只是影响出口的一个因素。因此,业内人士认为,人民币升值压力在短期内不会对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出口造成太大影响。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