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机械 综合机械 查看内容

谭旭光:长袖善舞 激情光荣与梦想

2013-8-28 21:22|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99| 评论: 0

摘要:   2011年1月18日,被誉为中国经济界奥斯卡奖的2010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北京举行。   山东重工集团董事长、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谭旭光第二次登上这个领奖台,从财政部常务副部 ...

  2011年1月18日,被誉为中国经济界奥斯卡奖的“2010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北京举行。

  山东重工集团董事长、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谭旭光第二次登上这个领奖台,从财政部常务副部长廖晓军手中接过了奖杯。

  5年前,在同一个舞台上,谭旭光也获得过同样的奖项。作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领军人物,谭旭光两次问鼎中国经济界最高人物奖项,实在令人惊叹。

  但纵观谭旭光自1998年执掌潍柴以来的12年间,其所带领的潍柴集团以及山东重工集团所获得的巨大发展,此项殊荣又是最好的诠释。

  为此,中央电视台今年给他的颁奖理由是:5年前,他驾驶着潍柴动力穿越百亿大关;3年前,他整合了黄金产业链进军资本市场;今天,他开着山东重工横跨汽车与工程机械,以动力深情腾飞千亿规模。

  临危受命 复兴腾飞

  在“世界风筝之都”潍坊,潍柴和风筝齐名,都名扬世界。

  但与风筝的轻盈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潍柴一路承载的沉重。诞生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潍柴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但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却一度沉沦了。12年前,它还是一个欠息、欠费、欠税的困难企业,在濒临倒闭的边缘挣扎。12年后的今天,它却带着自己的蓝擎动力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高端发动机世界销量第一的知名企业,令业界同行仰慕不已。

  这一切都缘于一个名字——谭旭光。

  1998年,37岁的谭旭光执掌潍柴时面临的是一片困境,产品积压严重,13600名职工半年没有发工资。谭旭光后来回忆说:1998到2000年,是潍柴发展史上最困难的三年,也是我初任潍柴掌门人领导企业走出低谷的三年,这一段经历让我终生难忘。

  当时的潍柴濒临破产,13600名职工加上家属近10万人,企业内外债3个亿,累计亏损超过3个亿。谭旭光任职的第一天,潍柴账面上只有8万元钱。

  为了尽快恢复职工的信心,启动生产,1999年春节前夕,谭旭光在银行门口等了行长一天,费尽口舌终于贷了1000万元,补发了职工两个月的工资。

  此后,他对企业动起了“大手术”,管理部由34个减为13个,科级以上干部由700人减为220人,管理干部由2000人减到不足500人。在履新大会上他与全体领导干部约法三章:“坚持原则,敢抓敢管,不做老好人,不当太平官;扑下身子,真抓实干,为企业干实事,为职工办好事;以身作则,清正廉洁,要求职工做到的,我们首先做到,不允许职工做的,我们坚决不做”。这约法三章让全体职工看到了希望,更成为后来潍柴的立厂之本。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