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天然气管道工程施工全过程
“总投资约1422亿元人民币的西二线管道项目,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工程。包括一条干线和8条支干线,全长8704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管道工程。”中石油管道局局长赵玉建说,“管道局作为西二线工程的E PC总承包商,在管道建设中克服了重重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奇迹。” 环保优先:构筑绿色管道长城 据了解,从西二线工程建设之初,中石油管道局就制订了环保优先的原则,要把西二线建设成为“环境友好型工程”。他们强化安全监督,保护生态环境,谱写了世界管道建设史上绿色环保施工的新篇章。 西二线西段工程,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等西部4省区,要经过沙漠、戈壁、黄土冲沟、丘陵、平原、山地等各种地貌,是人迹罕至的生命禁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中石油集团公司总经理蒋洁敏、副总经理廖永远亲临现场,做出指示:“决不能伤害赛里木湖的一草一木!” “按照这一要求,管道建设者自上而下地建立了严密的环保组织网络,制定严格的环保措施,加大环境保护投资力度,确保环境工作基础牢固。”赵玉建说,“工程建设从设计、施工、管理全过程贯穿绿色环保理念,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为最大限度保护好天山美景,西二线采用隧道和沟底走管线,全力避免破坏天山亿万年来生成的森林和草原,但却大大延长了工期,增加了施工难度和风险。按照国际惯例,直径1219毫米管道建设的作业带宽应为35米,为了节约用地,保护环境,西二线将作业带减缩到28米,从而增加了建设成本。施工期全程在当地环保部门的监督下,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 针对赛里木湖草场的生态环境,管道局五公司项目采取3项保护措施:一是利用原有的3条草场牧道作为施工机械进场便道,不另开施工通道。将设计的28米宽的作业带压缩到20米,刚够一辆车通过。二是在土层较厚的地段,将草皮剥离出来,堆放在作业带的一侧,用加厚防晒网覆盖保护,并适当喷洒清水保持湿润,等施工结束后再移回原地。三是对于堆放开挖土的作业带,工作人员在草皮上方铺垫了塑料布,将开挖土和草皮分隔开;并在塑料布上方铺垫500毫米厚开挖土,车辆在垫土上驶过减少对草皮的碾压。 特别是西二线沿途的果子沟、赛里木湖等地,是自然保护生态核心区。建设者们采取打破禁忌,利用冬季草场休牧期抓紧施工,在第二年开春时播下的种子,已长出青草。如今一条美丽的管道绿化带成为西二线建设者创建绿色工程的最好见证。 高效安全:提前一年建成“一流管道” “西二线工程建设周期短、施工难度大。”在西二线管道投产仪式上,管道项目经理部总经理吴宏告诉记者,“然而,各参建单位集中精干力量,优化资源配置,科学组织项目实施。在保证安全高效基础上,实现了‘建设一流管道’的承诺。” 天山是中亚管道进入我国境内的第一道屏障,是西二线施工难度最大的控制性隧道群工程,这里地形复杂,坡面陡峭,自然条件恶劣,山洪、雪崩等地质灾害频繁。比如,果子沟隧道穿越,正常需要3年才能完成,但留给建设者的工期只有18个月,参建队伍立下军令状:“就是用手抠,也要按时把隧道贯通!”管道五公司集结8个焊接机组、500多名员工、200余台设备决战果子沟。这里钢管到隧道壁最窄处不足450毫米,距地面最近处仅能容下一名戴着护目镜的焊工仰躺在地上焊接,面前是四溅焊花的炙烤,后背则要经受着隧道壁渗出的冰冷刺骨的高山雪水的浸泡…… 西二线东段控制性工程九江盾构管道水平长度2590米。被誉为“地下尖兵”的管道四公司盾构项目部,采用世界最为先进的泥水加压平衡式盾构机进行掘进施工,参建员工克服了长江地下水压高、地质复杂多变、在松散地层穿越长江防洪大堤、小断面超长距离盾构掘进等技术难题,盾构机于2009年11月6日在长江对岸准确破洞而出,比原计划提前了169天。 在井冈山革命老区,由管道三公司承建的27、28标段工程由于强降雨造成管沟内涝,河流穿越段溢水,整个工程现场泥泞不堪,大型工程机械无法行动,工程进度几乎进入“休克”状态。“办法总比困难多。”三公司员工被困难逼出了智慧,他们利用积蓄在管沟里的雨水进行“漂管法”施工,将预制的庞大的“九接一”管道顺利运送到现场,实现沟、渠连穿,增强工效,加快进度。 隧道施工实现安全、优质。西二线干线24条山体隧道、6条顶管隧道施工未发生任何安全、质量事故,山体隧道顺利贯通。 管道局以建设精品工程为目标,科学组织,精细管理,超常规运作,提前一年实现了工程投产。运行单位、西气东输管道公司总经理黄泽俊说:“管道局真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他们用这么短的时间完成这么大的工程令人赞叹!”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