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机械 铲运机械 查看内容

国内二手工程机械 谁将成为主角

2013-8-28 19:24|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636| 评论: 0

摘要:   2012年,留给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除了纠结和考验之外,还有日渐庞大的二手工程机械库存。   二手设备不仅承接工程机械融资租赁和再制造两大业务,而且也关系着厂家和代理商的现金流、经营风险以及持续的盈利 ...

  2012年,留给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除了纠结和考验之外,还有日渐庞大的二手工程机械库存。

  二手设备不仅承接工程机械融资租赁和再制造两大业务,而且也关系着厂家和代理商的现金流、经营风险以及持续的盈利能力,无论从效益还是环保的角度看,二手工程机械的处置已经成了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那么在2013年,滞留在厂家或代理商手中的二手工程机械将何去何从?二手设备交易环节遇到的评估、税务、融资、售后等难题是否能够得到解决?第三方平台能够借此机会发展壮大?

  猜想一:市场能否走向正规?

  据记者了解,截止2011年底,国内主要工程机械产品保有量达到504万~547万台,其中液压挖掘机121.2万~131.3万台,装载机151.4万台~164.1万台。虽然普遍观点认为设备的大修及更换周期在5~8年,但近两年随着工程量的不景气以及各厂家开展的以旧换新业务,大量2~3年的“低龄”设备也开始进入流通领域;在2009~2010年间涌入行业的客户,其按揭及融资租赁方式购买的设备也将于2013年左右“上岸”,面临大量抛售的可能;另外一个比较可靠的数字来自海关统计,2011年有3万余台二工程机械设备流入中国;再加上各种债务机和债权机,虽然二手工程机械的具体数字缺乏详细统计,但数量和规模却应该相当“可观”。

  
二手工程机械规模可观

  二手工程机械放在厂家和代理商手里是烫手山芋,放在客户手里却可以变成财富。然而纵观中国二手机交易市场,虽然经过几年培育,却依然充斥着交易信息不对称、产权不清晰、品质无保障、缺乏必要的融资信贷支持、缺乏有公信力的鉴定评估机构以及必要的售后服务体系等诸多现实问题。特别是在工程机械“黄金十年”的最后阶段,为了将市场占有率扩张到极致,新机业务的融资租赁和置换政策几乎将二手机的生存空间挤压到极限,二手机交易市场不仅没有发展壮大,反而日渐萎缩、陷入混乱。

  日前,记者走访中发现,即使是在改装技术较好的深圳市场,经过翻新的机器最多只能勉强维持一年半载,诸如漏油等各种小毛病就会层出不穷地冒出来,更何况目前中国缺乏像发动机、液压系统等核心部件的再制造能力,二手机的质量难以得到信任。

  如今,随着行业逐渐向理性恢复,各种不符合市场规律的促销政策也正在调整,二手工程机械市场似乎可以得到一丝喘息之机。但税收、评估、第三方配套缺失以及交易地点分散等种种局限,能否在2013年实现突破,我们将和您一起关注。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