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连续三起渣土车车祸 何谈法制
5月5日上午8点30分,在南京浦口永宁镇勤业路十字路口,一辆渣土车急速右转弯时,将前方一名骑助力车直行的42岁女子李某撞倒,并卷入左前轮拖行了十多米停下。下午三时,李某因伤势过重在医院不治身亡。 这已是渣土车最近在此路段发生的第三起车祸。渣土车指运送沙石等建筑废料的一类卡车,因其屡屡违反交通规则及高肇事率,近年成为舆论口诛笔伐的对象。政府在一次次的舆论压迫下对其进行了严打整治,但鲜有成效。此次悲剧的酿成,笔者除了感到悲伤、哀痛以外,更多的是愤怒。 不可否认,近些年政府在这一问题上已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的确,有关部门对渣土车的使用进行相关信息登记及肇事记录让大众看到了整治的决心。在此基础之上对其路线的限制与使用时间的规定则更让心感到欣慰。但一次次的悲剧重演告诉我们,目前的相关管理是不够严格的,所做的工作也还存有很大程度的提升空间。与渣土车相关的法规条令一直都很匮乏,惩罚力度不够同样造成了司机的侥幸心理。 除了相关法令的完善外,区域基础设施的匮乏与管理人员的执法不严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依据相关法律,投入使用的渣土车应由地方管理部门备案,对其运行时间及范围进行限制。然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表示肇事车辆车不属于渣土车,而他们只对登记车辆进行相关的管制。没有登记就不予处理?不属于管瞎范畴便一句话推开责任?怕是这样的回答难以使大众信服。而此般回答的背后,体现的是相关部门执法态度的松懈与不负责。我们总是一味的指责渣土车司机的素质低下,却往往忽视了对执法部门的问责。 地区基础设施的巨大差距是导致悲剧上演的另一大祸因。据悉,车祸发生地处于郊区,相较于市中心其基础设施落后,路段内缺乏完善的监控设备。仅在记者白天观察的半小时内,便有4量渣土车对红灯熟视无睹,绝尘而去,记者不在时情况又是如何?据一位市民透露,这里不同于主城区,渣土车不受管制,在任何时段都可以跑。郊区已是如此,倘若是在乡村行驶,情况只怕更让人胆寒。没有完善的监控设备进行车辆追踪,渣土车的使用亦不受管理。如此般的现状,悲剧屡屡上演也就不足为奇了。 渣土车治理绝不像有关负责人的一句托词这般简单,而应投入长远的计划。城市建设处处需要渣土车,有关部门只有端正态度,从实处进行治理才能真正解决这一现实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