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唱衰中国强行给经济截肢
最近这些年,唱衰中国和捧杀中国的观点都很多,更有人套用各种各样的指标来指证中国“拐点”正在到来,但我们在经济趋势上经常使用的拐点,不是数学意义的拐点,而是趋势的根本扭转。中国拐点论,实际上已经提了很多年,比如有人认为,奥运会是中国经济的拐点,更不用提早年的中国崩溃论调了,笔者还在2008年撰写一本书系统批判这种观点。前年,很多外国专家都预测,中国房地产泡沫要破裂,中国经济硬着陆。而去年,所谓的末日博士,又在唱空中国经济,可以说,中国拐点说千奇百怪,但根本是一致的,就是套用各种各样的模型和理论,来刻画中国的现实。 中国一些较为官方的学者,也开始提出中国经济的拐点说,比如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撰文指出,最新人口普查数据确认中国已越过刘易斯拐点(即由劳动力过剩转向短缺的转折点)。而2015年人口红利窗口期也将关闭,这将导致工资上涨并推动价格上升,劳动力供给充分下的低通胀形势将不可持续。越过拐点后,经济增长中枢将出现系统性下降,经济的转型迫在眉睫,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驱动力取决于库兹涅茨拐点能否如期到来。 在经济学上,刘易斯拐点是指由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并预示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而库兹涅茨曲线是指在一国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倒U型关系,库兹涅茨拐点是倒U型曲线的顶点。 实际上,无论是刘易斯拐点还是库茨涅茨拐点,我们都要慎用,特别是对于中国经济来说,这两个模型基本上都不适用。中国劳动力由过剩转向短缺,比如说前段时间出现的民工荒,实质上是低工资下的民工荒,一旦劳动力供需双方,在货币贬值情况下,在绝对点上提高,实质上可能还是倒退的。因为当前的购买力,甚至不如以前的一半。以前1000元的工资,现在依然还在维持,连生活成本都不够,还谈什么工资提高了?还有,鉴于人的身体素质和寿命的提高,很多人的工作年限(不是指正式工作)还在延长。中国劳动力从过剩转向短缺,应当从价格现象上去透视,才能看得更为清楚一些。 当然,我们这里也认为,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应当在三十年空前严厉之后,有所改变,才能符合新形势的发展,我们过去也曾指出,单胎化的政策,对于家国都只是一时的政策,蕴藏着巨大的风险。但这里与刘易斯拐点无关,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人口趋势,城镇化的倾向,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直到城市化率超过70%,才可能停止,现在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50%。 所谓库茨涅茨的拐点,在中国也是讨论了很多年,但是,中国似乎没有如他们所言,呈现倒U型的趋势。并且,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中国虽然有这样的情况,但是这是中国政府从一开始起就防范的,治理污染的费用并不一定导致经济拐点。因为我们的产业转移和升级换代,更多的是市场在做,虽然有些地方可能会拔苗助长不合实际,但市场在抵制错误的命令,已经形成一个对冲的机制。比如一些地方可能从政绩工程出发,还有保留着一些合理的阶梯型产业,一些企业也在做市场需要的产品。 还有一种拐点论即房价拐点论,往往也是被滥用。从2003年就有人开始滥用拐点,滥用国外指标,比如房价收入比、租售比,等等,不但没能预测准市场,还落下天大的笑话。很多经济学家称,我们只是解释世界,而非预测趋势,不能预测趋势的理论只能是马后炮。固然预测会出错,但不能因此就说自己的职责不是预测。 这些刻舟求剑式的教训,在日本危机时代,也曾经出现过,按着弗里德曼的教训,无论何时何地,通货膨胀都是一种货币现象。但是,在当年的日本通货膨胀却是由于汇率的变化诱发了资产价格的变化,从而扩大了资金的需求,导致了物价上涨和资产泡沫。这个时候,还采取加息、升值以及上调准备金和加税的措施,无疑是火上浇油。教条的运用,如同“普罗克拉斯提斯之床”的悲剧:普罗克拉斯提斯是希腊神话中好心的人,但他劫持旅客后使身高者睡短床,斩去身体伸出的部分,使身体矮小者睡长床,然后强拉其于床齐。普罗克拉斯提斯之床,提示我们,按着某些单面化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现实,可能会导致悲剧:强行给中国经济截肢,而这是一个非常愚蠢的做法。 套用国外指标,套用一些所谓时髦和高深的理论,而不去看现实的人,只能让事情变得更糟,比如小产权房、吴英案,都是规定和法律本身漏洞百出,还要拿来说事,不是现实病了,而是律法病了。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