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查看内容

破解资源诅咒关键在于产业多元化

2013-8-28 08:51|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12| 评论: 0

简介:  人们更愿意相信奇迹,而不是规律。这在鄂尔多斯体现得非常明显。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指出,煤炭资源省份可能因过分依赖煤炭产业而降低其综合抗风险能力。当资源枯竭时,留下的很可能是一个没 ...

  人们更愿意相信奇迹,而不是规律。这在鄂尔多斯体现得非常明显。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指出,煤炭资源省份可能因过分依赖煤炭产业而降低其综合抗风险能力。当资源枯竭时,留下的很可能是一个没有资源、没有环境和没有富人的地方,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荷兰病”和“资源诅咒”。煤炭资源省份应该在兴盛时期就着手产业的多元化,思考在煤之外还能做些什么。

  辽宁省阜新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是中国第一个被确定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地区”的城市。阜新是一座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城市,曾经是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由于煤炭的过度开采,地面塌陷情况令人触目惊心,许多煤矿因资源枯竭而陆续关闭,20万矿工中近半数下岗,全市共有15.6万下岗工人,19.98万居民处于每月156元的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占市区人口的25.4%。

  煤炭资源省份不惜资源、环境代价,努力为别人提供能源和高耗能产品,却严重影响了自己的生态环境,甚至基本生存条件。经济转型要因地制宜,中国的煤炭资源省份主要位于北方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有限。农业,无论传统的或现代的,都离不开水资源和可耕种的土地,而水土流失恰恰是资源枯竭型地区的特征。

  有两点必须强调,首先,煤炭资源省份必须在资源还未枯竭之前,由政府强制进行经济转型。基于比较优势的市场运行会强化本已单一的产业结构,资源型省份的经济转型不可能由市场自发推动。这包括强制性地将煤炭资源输出的收入留住,进行经济转型投资。其次,有效的经济转型只能远在资源枯竭之前就开始进行,因为这时才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煤炭资源省份不能在煤炭资源枯竭的时候才开始寻找发展接续产业,而应该在煤炭兴盛时期就着手产业的多元化,思考在煤之外还能做些什么。对煤炭资源省份来说,可以做的很多,问题是想不想和敢不敢,产业多元化能不能取得实际突破。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